在程序化購買的環境下,品牌安全是廣告主的核心考量,可透過第三方監測服務以及在 DSP/SSP 端利用排除網站清單、內容標籤和精準受眾投放等多維度設定來避免廣告出現在與品牌調性不符的爭議內容中。
品牌安全 (Brand safety)。
- 品牌安全永遠是廣告主心中最重要的一塊。
- 過去購買傳統媒體廣告時,廣告主會嚴格確認廣告露出環境和內容是否影響品牌。
- 在數位媒體上也是一樣,廣告主會檢視內容是否與品牌調性一致,以避免反效果。
程序化購買的挑戰:
- 與傳統購買不同,程序化購買設定好預算、目標、走期、出價後即可購買廣告,不需要事先確認環境。
- 一支點擊成效好的廣告,其來源可能來自擾人的蓋板廣告或具爭議性的新聞內容。
- 隨著程序化購買興起,廣告主越來越關注品牌安全問題。
解決品牌安全問題的方法:
第三方公司服務:坊間有專門服務的第三方公司 (如 IAS, Moat) 提供品牌安全監測服務。這些是付費服務。它們讓廣告主即時了解廣告是否出現在安全環境,代理商也能即時管理媒體。
DSP 端:
- 雖然多數 DSP 主打不指定網站內容的 Audience Buy (精準受眾投放)。
- 但大部分 DSP 都有自己的排除網站清單。
- 聰明的優化師可以利用所有可指定的目標 (刊登位置、年齡、性別、關鍵字) 來排除廣告,建立自己的排除清單或黑名單。
SSP 端:
- SSP 在整合網站需求時,會建立網站內容標籤。
- 這個標籤在 DSP 中可見,功能就像排除刊登位置的「懶人包」。
- 可以讓優化師輕鬆一次排除大型網站或特定類別的網站,例如成人、賭博、兒少不宜、遊戲、影片類網站。
品牌安全是每個行銷人員的服務責任,即使使用 DSP 系統也責無旁貸。
關鍵字廣告的點閱率及轉換率目前被認為是最好的,因使用者主動搜尋、干擾低、環境單純且無品牌安全疑慮。但關鍵字廣告若操作不當,CPC 也會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