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 工具能解決行銷人跨平台報表整合的痛點,透過視覺化、自動撈取數據和客製化維度提供Dashboard 戰情室;常見工具中,FineReport 免費但需手動餵數據,Tableau 功能強大但需付費,Power BI 易與 Office 整合,而 Google Data Studio (Looker Studio) 則因免費且原生支援 Google 生態系而被視為行銷界最友善的 BI 工具。
BI (Business Intelligence) 工具,它是如何解決行銷人員整理報表的痛點,並評論了幾款常見的BI工具。
- 整理報表的痛點:數位媒體專案通常不只一個媒體,需要到不同平台下載報表、催媒體業務提供報表,才能將多個媒體的數據整合到同一份報表。不同平台的指標名稱不同且不相容,整合欄位非常耗時耗人力。
- BI工具的定義與優勢:BI工具(如BI工具)是解決報表數據整合和下載問題的方案。
- 視覺化呈現數據:將數據以視覺化、圖像化、系統化的圖表呈現。
- 整合不同資料來源:可以外接多個數據源,將不同來源的數據整合在同一份報表。
- 自動撈取與更新數據:BI工具可以隨著時間自動撈取數據,呈現數據趨勢。數據更新頻率高(可每日更新),提高決策風險。
- 客製化維度與指標:可以完全客製化報表中想呈現的維度與指標,方便做判斷。
- Dashboard戰情室:提供一個自動化的Dashboard,方便即時查看數據和做決策,有臨場感。
- BI工具與Excel的區別:Excel雖然也能做圖表和樞紐分析,但BI工具可以外接數據源並自動撈取數據,實現自動化更新和多數據源整合,這是Excel難以做到的。
- 常見的BI工具介紹:
- FineReport:修辭第一個使用的BI工具。支援大量視覺化和多維度圖表分析,功能上可取代Excel的樞紐分析和圖表功能。缺點是資料源仍需手動餵入(如Excel),無法直接串接媒體數據。優點是圖表功能強大,顏色豐富,有現成範本,且完全免費。
- Tableau:BI工具內的開山始祖,被富比士評選為改善企業商業能力必用的三大商業工具之一。其資料整合流程(創建數據源 -> 篩選維度 -> 創立視覺化報表)是現代BI工具的典型。支援的圖表類型和視覺效果不輸後進者且不斷更新。缺點是需要付費。對於媒體代理商而言,它沒有直接對接媒體的功能,數據源仍需整理後手動餵入,在整合媒體數據效率上不如直接對接媒體的工具。
- 微軟Power BI:最大的優勢是可以與微軟Office產品整合,使用介面和欄位與Excel相似,有親切感。可以跟Powerpoint直接輸出。圖表功能直覺且強大,符合BI工具的自動撈取和視覺化功能。缺點是必須購買Office 365才能使用。對於媒體對接的數據源支援不夠豐富,主要支援Google, Facebook等大廠,小眾媒體需要轉成Excel再接上去。
- Google Data Studio (現稱Looker Studio):Google提供的BI工具,被認為是行銷界技術龍頭的作品。最大特色是只要是Google提供的分析工具或媒體服務(如GA, Google Ads, YouTube等),都可以完全免費且無需連接器直接對接。對於其他第三方數據(如Facebook, Yahoo),也有許多第三方廠商提供對接服務。因此,它是目前對所有媒體和行銷人員最友善的報表BI工具。缺點是報表模組比較陽春,支援的圖表類型較少(如只能做平面的泡泡圖)。
- 數位轉型與與時俱進:企業利用新的數位工具增進生產效率非常重要。更重要的是適應市場潮流趨勢,與時俱進。過去的知識積累(如Excel技能)可以運用在新的BI工具上。改變市場的不一定是新技術,而是準備好的Solution剛好滿足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