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池是社群「種草」的關鍵,品牌需透過追求足夠的內容量體和多元的接入角度來突破演算法造成的同溫層效應,並利用 Hashtag 等平台工具設計內容與品牌的連結,以在消費者搜尋時卡住位置,最終達成建立內容生態池並獲取新客戶的目標。
- 社群「種草」的關鍵是內容池.
- 內容池的兩個重點:
- 量體 (Volume):內容數量要夠多,且不只一種內容. 越多越好.
- 連結 (Connection):所有與品牌相關的內容最好都能貼上品牌記號,讓社群平台和消費者都能辨識.
- 為什麼需要內容池:
- 社群平台演算法造成「同溫層」效應,用戶主要看到相似內容. TikTok 演算法尤其會精準推送用戶感興趣內容.
- 如果品牌或產品相關內容數量不夠多,很難進入消費者的同溫層,難以被看見.
- 內容數量多,有機會提高被演算法選中並推送的機率. 舉例:千層蛋撻因大量分享出現在 IG 頁面.
- 內容的接入點和運用角度要多元. 多元角度才能突破同溫層,找到新客戶. 品牌需要新客戶. 只講同一件事很難建立有活性的內容生態池.
- 多元內容能產生意想不到的「種草」效果,例如看到吃千層蛋撻影片卻注意到口紅沒掉.
- 另一個關鍵:卡住位置.
- 消費者會在 IG、小紅書、YouTube 等平台搜尋.
- 在 IG 上,Hashtag 是搜尋的關鍵工具.
- Hashtag 能連結內容和品牌,幫助品牌在消費者搜尋結果的推薦內容中佔據更多位置.
- 範例:全家霜淇淋曾卡住 「霜淇淋」 搜尋結果前十則的大部分位置.
- 建議養出屬於自己的品牌 Hashtag,而非只依賴廣泛標籤,這樣內容才是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上.
- 建立內容池的方法/工具:
- 內容種類多樣化:開箱、評比、活動、案例、數據報告等都是內容種類. 可參考「Smart Inside 內容行銷矩陣」模板,依據行銷漏斗階段選擇感性或理性的內容格式.
- 社群共創:與網紅合作或聯名行銷,快速累積社群內容.
- 速度要快:熱門位置競爭激烈,內容產出速度要快,否則需付出更多代價.
- 設計內容與品牌的連結:善用各平台特性 (如 IG 的 Hashtag),將內容效益回饋給品牌.
- 內容池三重點歸納:
- 內容數量要夠多 (利用社群共創).
- 內容佈局角度要多元 (突破同溫層,找新客戶,建立內容生態池).
- 內容與品牌的連結要設計好 (利用平台特性,如 Hashtag).
- 如果沒做好內容池,等於免費幫社群平台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