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訂受眾 (Custom Audience) 是指廣告操作者自行設定的獨特目標對象或興趣,主要應用於B2B等難以透過系統預設選項定義受眾的產業,Google Ads 提供的兩種主要類型為利用關鍵字/網址描述潛在新客的自訂興趣相似目標對象,以及專注於搜尋/購買意圖的自訂意願。
簡單建立自訂受眾,找出無法描述的TA
- 自訂受眾 (Custom Audience):
- 不是系統預設提供的受眾.
- 由廣告操作人或廣告主自行設定.
- 最常見的自訂受眾:網站再行銷受眾 (透過網站代碼收集資料). 這個名詞太常見,通常直接稱「再行銷」而非「自訂受眾」. (再行銷來源詳見S1.ep9).
- 狹義的自訂受眾:在廣告系統中建立屬於自己獨特的目標對象或興趣,非系統提供.
- 廣告系統建立興趣受眾的原理:
- 廣告系統主要功能是廣告操作交易.
- 興趣選項由SSP提供. SSP有很多Publisher (內容提供者).
- 使用者觀看Publisher內容時,系統根據閱讀內容貼標使用者興趣.
- Google整合最多內容行銷資源,透過內容主題分類興趣.
- 使用者看免費內容,無形中成為Google商品/庫存供廣告主使用.
- 建立自訂受眾與系統受眾的關係:自訂受眾是學習系統的貼標方式. 我們根據對受眾的認識,設計專屬標籤貼上,告訴系統受眾的樣子.
- 為何需要建立自訂受眾:
- 許多產業難從系統找到合適受眾.
- 系統主要針對民生消費市場.
- 製造業、B2B產業 (通訊器材、螺絲釘等) 系統難以定義受眾,缺乏相關新聞內容供貼標,系統無這些興趣選項. 故需建立自訂受眾.
- 支援自訂受眾的廣告系統 (開帳戶即可用):Facebook廣告管理員 (除再行銷外只剩類似受眾 Similar Audience). Google Ads (功能較強).
- Google Ads 中的自訂受眾 (2015年推出,後經改版強化):
目前分成兩種類型:
- 自訂興趣相似目標對象 (Custom affinity):
- 工作原理:利用TA描述找出新的使用者或目標對象.
- 輸入TA描述方法:(1) 關鍵字比對 (使用者喜歡閱讀的內容、外觀/狀態描述);(2) 網址比對 (使用者常觀看的網頁內容網址,如新聞網站、部落客).
- 系統會在TA Base中掃描找出符合描述者,打包成受眾.
- 注意:Google Ads用寬鬆條件尋找,描述 (關鍵字+網址) 越多越好,最好具體.
- 不敗建議:輸入競品名稱或網址. 競品受眾與自家市場重疊,可拖過來用. 喜歡競品者通常也喜歡自家服務.
- 建立後需到目標對象管理員查看人口屬性data,確認受眾是否正確,並與系統提供的第三方興趣比較落差. 這對後續投放品質重要.
- 小更新 (2017後):新增地點和應用程式比對方式,大幅增強精準度. 地點需先分類好 (如常到超市). 地點功能僅適用部分產業,較可惜.
- 自訂意願 (Custom Intent):
- 設定較單純,只能輸入關鍵字定位.
- 工作原理:接觸曾經搜尋過輸入關鍵字或尋找相關產品購買資訊的使用者.
- Pool比自訂興趣相似目標對象小很多,因需具體搜尋/觀看/購買行為.
- 適用於想得到轉換或購買的客戶. 應建立一包自訂意願.
- 建立方法:提取關鍵字建議書中的字詞放入描述.
- 注意:系統設定時區分聯播網和影片聯播網使用 (可能因Google inventory區分).
- 自訂興趣相似目標對象 (Custom affinity):
無論有無廣告投遞需求,建議有Google Ads系統者都可建立自訂受眾.
可查看自己的TA描述與系統描述是否一致,了解想法與實際落差.
自訂受眾的設定方式非最重要.
最重要的是,廣告投遞的受眾必須能與現實中真正購買的消費者產生聯繫,透過受眾能認識他們是誰. (此概念複雜,需進一步探討).
需了解**「你心裡想的受眾真的不是你的受眾,你的受眾不是你的受眾」**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