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服務是解決數位行銷中數據分散決策效率低的全面解決方案,其核心在於透過數據整合(設計儀表板)數據監測(導入工具)數據分析(提供行業洞察) 三大環節,以 OKR 思維克服 Silo Effect、看全盤成效監測所有目標累積第一方受眾,從而長期優化企業體質。

「資料服務」(Data Service),認為它能解決數位行銷中數據分散、難以評估的問題,並提升整體成效。資料服務包含數據整合、數據監測和數據分析。

  • 單純媒體購買的不足:當數位行銷進入更深層領域時,只看媒體成效數字(曝光、點擊)已不夠。需要一個能串聯所有行銷、更全面的資料服務。
  • 導入資料服務的必要性:數位技術突飛猛進,需要運用新數據做判斷和MarTech技術解決問題。資料服務提供數據挖掘的中樞,讓數位行銷做得更好、更全面。
  • 運用資料服務的四點信仰
    1. 看全盤成效:自媒體和廣告媒體界線模糊,應一起看整體成效,求同存異。
    2. 所有行銷目標都應能被監測:被監測才能衡量。應以轉換為主要監測目標,即使是內容互動也要能說服使用者轉換並可評估。
    3. 盡早累積第一方受眾:使用CRM工具和代碼管理工具監測使用者行為,收集使用者維度,圈出自己的受眾。
    4. 運用雲端工具克服Silo Effect:使用多方協作的資料平台,落實數據當責。
  • 資料服務的三大部分
    1. 數據整合 (Data Integration):解決數位行銷管道分散的問題。行銷管道(自媒體、媒體採購、內容合作等)各有報表,但都與生意和行銷目標緊扣。數據整合的核心是規劃設計數據儀表板 (Dashboard),整合不同來源數據,讓決策者快速抓到重點,提高判斷效率。代理商可根據客戶產業設計專屬儀表板,讓客戶繞過學習曲線直接使用。
    2. 數據監測 (Data Monitoring):解決媒體成效數字片面分散的問題。需要導入工具來監測數據,獲得更綜合的觀點。
    3. 數據分析 (Data Analysis):提供inside,告訴客戶為什麼要這樣做。數據分析不僅是使用工具和工程,更需要了解客戶產業、熟悉媒體生態鏈知識,並具備使用數據做決策的能力。能針對媒體配置和行銷策略做出判斷,才能真正影響生意。
  • 數據行銷是療程:講究持續不斷地利用數字和數位工具挖掘更深數據,並利用這些數據影響生意。需要不斷提出問題並改善,提升業務業績。
  • 資料服務與KPI/OKR
    • 傳統KPI制:雙方議定標準媒體成效和費用,然後執行。在數位行銷成效變化快的情況下,這種方式優化效率低。
    • 資料服務更像OKR制:雙方議定一個最重要的目標(OKR),朝目標前進。針對執行中的問題和發現的狀況加以優化。導入透明、即時化的數據服務,找出與生意有關鍵影響的Key Result(領先指標/關鍵指標)。
  • 資料服務的本質:不是承諾特定的轉換數或銷售額。而是透過長期優化服務,幫助企業透過數據判斷調整方向,提升體質。它不能告訴你今天的轉換數,但能告訴你今天做得比昨天更好。
  • 客戶與資料服務提供者的關係:應該是夥伴關係,共同合作。如果只將其視為流量購買者,資料服務難以深入,無法幫助企業找到問題和做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