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型廣告的設置需精確控制以優化成效,Google Ads 的標準多媒體廣告活動建議手動出價與嚴格的內容排除和頻次設定;而 DV360 則以 IO Line Item 層級設定預算,強調 CPM 計價、頻次控制和 Flight Ahead 花費方式;不論平台,皆應優先使用第一方與自訂再行銷受眾,並透過排除受眾或內容比對來避免受眾重疊,提升廣告精準度。
- 展示型廣告的操作設定,重點在不同設定對成效影響很大。以 Google Ads 和 DV360 為例。
- 廣告架構通常是 Campaign (廣告活動) > Group (廣告群組) > AD (廣告),三段式投放層級。
- Google Ads 廣告活動設定:
- 決定預算優化目標 (objective)、走期。目標頁面 (銷售、流量等) 是引導式,如果無法描述行銷任務,可選**「不依據任何目標建立廣告活動」**以獲得較多媒體選擇和自由設定。
- 程序化購買重要概念:一筆錢只能對應一個目標,系統單目標思考。多個目標需企劃分配預算資源給不同媒體。
- 不選目標後選擇廣告系列:多媒體廣告。
- Gmail 廣告:將於 7 月 1 日停用,被探索廣告取代。
- 智慧型多媒體廣告:Google Ads 自動決定 TA,類似自動投廣告機器人。需心臟夠強,適合品牌大、資源多、產品受眾廣的大眾市場。中小企業不建議使用。
- 標準多媒體廣告活動:典型設定方式。
- 標準多媒體廣告活動設定建議:
- 基礎設定:地區、語言、預算、走期。設定合適的廣告時段與裝置指定目標 (如平板流量誤點多可排除)。
- 內容排除條件:在進階設定中,拉出數位內容標籤、敏感議題及內容類型。至少勾選不要出現在未上標籤網站、成人網站、存放網域。
- 廣告頻次 (Frequency):不要設定過低。Banner 存在感低。業界無最佳頻次共識。嚴苛頻次設定可能導致投放受限、CPC 過高、或使用者沒記住廣告。高頻次有助提升記憶點。
- 出價設定:建議初期選擇手動設定出價。Google 預測自動出價可能導致成本高。手動設定最高點擊出價上限。建議預設 CPC 參考行情 (如台灣聯播網約 7.5 元台幣)。實際 CPC 通常比出價低 15-30%。當花費和成效穩定,可改自動出價設定 tCPA 或爭取點擊策略。
- DV360 廣告交易設定 (跨市場操作):
- 架構層級比 Google Ads 多一層:Campaign (廣告活動) > Insertion Order (IO 合約) > Line Item (小委刊)。
- 出價基礎是 CPM (與 Google Ads 的點擊/互動計價不同)。
- Google Ads 與 DV360 架構類比:
- DV360 Campaign + IO 類似 Google Ads 的廣告活動 (Campaign)。
- DV360 Line Item 類似 Google Ads 的廣告群組 (Group)。
- DV360 Line Item 與 Google Ads 廣告群組最大不同:可設定獨立預算。
- DV360 Campaign 主要控制多個 IO 的曝光品質:廣告類型、走期、頻次是關鍵設定。預算在 Campaign 層級只是企劃預算。最重要的設定是頻次。
- IO 的 Pacing (花錢方式):
- Flight:以走期為基準自動平均預算。
- Daily:設定日預算。
- 花錢方式選項:ASAP (盡快花完)、EVEN (平均分配)、Ahead (僅 Flight 下有,智慧調整讓花費平均穩定花完)。通常選 Flight Ahead。
- Optimization (優化設定):可在 IO 或 Line Item 設定。選擇優化目標和 CPM 出價上限 (可設定地板價)。
- Inventory (交易環境):市場選擇多,若無把握建議選 Google 提供的市場。可利用 Market Place 調查市場。
- 廣告可視度 (Viewability):通常至少設定 30% 以上的可視曝光。指定不要在獎勵式廣告版位顯示。
- 廣告受眾/指定目標設定:
- 避免佛系投放,盡量使用第一方受眾、自訂受眾或類似受眾。成效通常優於第三方興趣受眾。
- 若受眾不是最佳分群選項,可使用內容比對 (關鍵字、網站主題、指定單一網站) 等以廣告環境為主的方式分群。
- 避免受眾之間 Overlapping (重疊),會影響競價和委刊順序。最好方法是依版位或人口屬性分群,或使用排除受眾。排除受眾可能造成受眾量不足。
- 越能深入掌握使用者行為特徵的受眾越好。網站再行銷成效通常優於社群媒體連結再行銷。自訂受眾成效優於類似受眾。
- 再行銷:網站再行銷是最好方法。由深到淺分層設定受眾 (購買者、放棄購物車、產品頁、首頁、停留時間長、特定天數內到訪等)。可將所有能掌握的資料打包觸及使用者,此時不用管 Overla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