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行銷大師」的行為提出強烈質疑和嘲諷,批評他們誇大個人成就、隱瞞團隊貢獻與失敗經歷、空談理論(如數據與心理學)卻迴避技術細節、過度推銷自我、透過不斷開課收割「韭菜」,認為真正的專家無需如此費力證明自己。
行銷大師,總愛拿自己那點小成就當寶貝炫耀, 講起例子來頭頭是道,可話永遠只說一半兒,就跟賣關子似的, 讓你聽得癢癢的卻抓不到重點。
行銷這玩意兒本來就廣闊得很,哪能少得了團隊? 可上台推銷演講的永遠就那一個人, 搞得好像他一人獨撐大局,超厲害的樣子。 其實背後的團隊,尤其是技術那塊兒,貢獻可不少, 這不就是那種「說一半的話術」嗎?
做得到的就吹上天,做不到的絕口不提; 失敗?不存在的,只挑成功案例講, 誰沒栽過跟頭啊? 翻翻他待過的公司,再對照那些年份,哈哈哈, 忍不住噗呲一笑,那環境裡頭人人都是高手,他這算哪門子獨角戲?
數據呢? 他們說是「方向的指南針」,聽著多高大尚, 可你問問他怎麼分析數據,從哪兒看風向、怎麼選路? 支支吾吾,轉頭就扯心理學這種沒定論的東西, 告訴你「我超懂的」,純屬在講講講,技術細節一概不碰。 我聽著聽著都快跳針了!
要是你真有兩把刷子,還用得著到處打廣告、上訪談、開演講? 還拉一堆人來背書,說什麼「願意幫大家進步」? 那你的絕招呢? 怎麼不大大方方講出來? 真正的高手,哪需要這麼費力證明自己? 不是說好好的在外國混得風生水起嗎? 怎麼跟某些藝人似的回國發展,一路還伴著狗叫聲? 讓我們這些老江湖行銷人,牙齒沒剩幾顆了,還笑得快掉光。 收集別人的資料,包裝成自己的, 加上幾個自創的時髦名詞,又約一場又一場的課, 專盯那些想拿VIP門票的「韭菜」下手。 可惜啊,很多人都看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