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My Business (GMB) 在智慧型手機普及時代對線下銷售的重要性,指出其在台灣仍有巨大的流量紅利與優化機會;詳細說明 GMB 揭露的資訊、嚴格的實名制驗證機制與多店批量驗證;強調應正確且完整填寫欄位以優化 SERP 能見度;並提出三個提升地圖搜尋能見度的具體做法:設定高關聯性資訊、維持高評價(4 星以上)與地理距離;最終鼓勵商家利用 GMB 的免費 RWD 網站、線上預約等升級功能,將 GMB 作為重要的免費數位工具來推動業務增長。
Google My Business (GMB)
- GMB 的重要性:
- 網路引導線下銷售的影響力在 2015-2020 年提升了 38%。
- 消費者購物前多會先上網搜尋。
- 完整的線上資訊(產品、服務、價格、位置、營業資訊)能幫助消費者決策。
- GMB 透過 Google Map 揭露這些資訊。
- GMB 就像 Google Map 的商務版。
- 智慧型手機普及讓使用者隨時隨地可以邊逛街邊查詢商家資訊。
- GMB 揭露的資訊:
- 基本資料:電話、地址。
- 營業時間。
- 店內照片、評價。
- 這些資訊讓消費者有身歷其境感,助於決定是否選擇該商家。
- GMB 在台灣的現況與機會:
- 台灣普及率相對外國不高。
- Google Map 上很多地點資訊是地點,而非完整的「商家資訊」。
- 很多資訊需要商家「認領」才能完整顯示,但台灣認領率不高。
- 經營實體門市者現在建立 GMB 可能有流量紅利。
- Google 過去大力推廣 GMB,現在也簡化了驗證程序.
- Google 不斷提高 GMB 的權重,讓它在 Google 搜尋顯示的比例越來越高.
- 優化 GMB 某方面能優化 SERP (搜尋結果頁面),在地圖和搜尋上增加品牌曝光。
- GMB 是免費服務。
- GMB 驗證機制:
- Google 針對地方商家實行嚴格的「實名制地址驗證」.
- 申請者須有 Google 帳號和可收明信片的實體地址.
- Google 會在申請後約兩週內寄出驗證明信片至該地址.
- 收到明信片後,取得認證碼並輸入 GMB 後台即可開通服務.
- 超過 10 間連鎖店可申請大量驗證,無需明信片,透過 Google 業務聯繫並使用 GMB API 一次上傳資料即可建立多店後台.
- GMB 顯示位置:
- 主要有兩處:Google Maps 和 Google 搜尋.
- 填寫資訊欄位的重要性:
- GMB 帶出的資訊與填寫的欄位(服務項目、地點、時間、電話、網站、標籤)高度相關.
- 設定錯誤會嚴重影響使用者體驗(如地址錯誤可能導致客戶跑錯店).
- 正確資訊幫助 Google 理解提供的產品/服務,並在使用者搜尋「在地服務」(如「台北水電工」、「東區美食」、「燒肉」)等廣泛關鍵字時展示你的商家,帶來顧客.
- 增強使用者信賴感與導航率:
- 上傳服務菜單、店內相片、品牌 Logo 可增加信賴感.
- 上傳 360° 環景照片可提供身歷其境感,減少使用者猶豫.
- 私心推薦:上傳門牌號碼相片或 Google Maps 商家位置截圖,增加使用者對照機率和搜尋結果中的可見度 (SEO 排名).
- 提高 GMB 在 Google Maps 的能見度/搜尋到的三個具體做法:
- 設定高關聯性的商家資訊:地址、營業時間、名稱等基本資訊很重要,影響使用者如何找到你和看到什麼資訊. 類似 On Page SEO 的概念,需建立好標題、屬性、內容,說明服務與價值. 使用者搜尋常帶「地方性關鍵字」(如「永和」牙醫),建議品牌名稱前加上「地區」+「服務項目」(除非是鼎泰豐這種知名老店).
- 商家評價:高評價代表產品服務獲肯定,建議維持 4 顆星以上. 店主應回覆評價經營顧客,良性循環會帶來更多好評和高星等. Google 搜尋排名也會因好評增多而提高. Google 會參考 Google 以外(如 Facebook)的評論.
- 使用者跟商家的距離:使用者搜尋帶地點資訊時,Google 會推薦附近商家(如「新店水電工」會推新店附近). 未指定地區關鍵字時,Google 依 GPS 位置推薦附近商家.
- GMB 三個最重要的優化動作:導航到商家、撥打來電、造訪網站.
- 搭配 Google Ads:
- 2020 年 12 月推出 Google 在地化廣告活動.
- 透過 Google Ads 連結 GMB 帳號即可利用商家資訊做廣告.
- 在地化廣告活動目標:吸引更多導航、來電、網站造訪.
- 在地化廣告活動有門檻(影片未詳細說明門檻內容).
- GMB 的升級:
- Google 自 2019 年後做了許多升級.
- 可直接在 GMB 建立免費的小型 RWD 網站,適合原本沒有網站的中小企業.
- 開放線上預約功能,可直接設定服務項目預約時段,如餐廳線上訂位.
- GMB 工具可以方便整合原本分散資源處理的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