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 GA 的目標對象報表透過 Client ID (Cookie) 和工作階段來識別和追蹤使用者行為,並藉由開啟「使用者指標」和 「Google 信號」來提供客層、興趣等進階資訊,常用報表包括活躍使用者、客層、行為(含轉換機率)及基準化報表,幫助分析消費者互動與網站規模。
- 網站分析工具系列,深入講解通用 GA 的目標對象報表。
- 通用 GA 的資料收集有三個層次:使用者、工作階段(造訪)和瀏覽或事件。
- 通用 GA 認定使用者的方法是透過在瀏覽器發送 Client ID (Cookie) 來識別。
- Client ID 是 GA 預設的去識別化參數,用來判斷使用者數量,由隨機數字和第一次進站時間參數組成。
- 可以透過通用 GA 的「使用者多層檢視」報表查看 Client ID 數量及使用狀況。
- Client ID 與網站主自定義的 User ID 不同,User ID 通常可以跨平台並在 CRM 資料中使用。
- GA 檢查瀏覽器是否有過去發送的 Client ID 來判斷使用者是否來過網站。沒有 Client ID 的會被視為新訪客,並獲得新的 Client ID。
- GA 記錄每個 Client ID 的造訪詳情,工作階段下的瀏覽或事件也會被記錄。
- 瀏覽器的 Cookie 保存機制(如 Safari 僅保存 Google Cookie 7 天)會影響 GA 資料收集,可能導致回訪客被誤認為新訪客。
- 許多網站主改用自定義的 User ID 作為更可靠的判斷新舊訪客方式,以應對跨裝置和 Cookie Less 的狀況。
- GA 原本預設的第一方 Cookie 理論上無法判斷使用者的興趣、年齡、性別。
- 其他媒體系統能看到這些資料,通常是因為他們有資料交換,或是透過聯播網、內容網站的主題標記、免費服務(如 Email 註冊、會員登錄)間接或直接取得使用者資訊。
- 要在通用 GA 報表看到年齡、性別、興趣等資料,必須在管理介面的資源設定中打開**「使用者指標」**和 「Google 信號」。這些是 Google 研究網站造訪後,與其自身資料交換計算出來的資料。這也是 GA 被稱為 Google Ads 同捆包的原因。
- 常用的目標對象子報表:
- 活躍使用者報表 (Active Users):顯示持續使用網站的使用者數量(一天、7天、28天等週期)。這是在濾除不活躍訪客後的有效造訪數字,可參考來判斷網站規模。
- 客層報表 (Demographics):顯示年齡、性別報表。建議在性別報表中使用次要維度加入年齡層一起觀看。要注意這份報表不顯示未知的年齡性別使用者,總數會與全網站使用者總數有落差。可計算 Google 可辨識使用者佔總資料的比例。
- 行為報表 (Behavior):看使用者的回訪狀況和參與度。包括新舊訪客比例、相隔上次造訪天數、回訪流失比率。
- 其中有一個 Beta 版的報表叫做轉換機率。若 GA 帳戶有電子商務設定且每月有 1000 筆以上交易記錄,GA 會運算猜測哪些人轉換機率較高(分成 1-100 區間),這些可以製作成目標對象用於再行銷提供給 Google Ads。需要先會使用 GA 的區隔工具。
- 基準化報表 (Benchmark Report):Google 根據網站規模、類別、地區等,提供均值參考。可用來對照流量管道分配、裝置來訪比例、同類型網站規模等,了解自己與對手的差距。
- 分析資料的重點應放在實際的消費者互動,判斷良好互動的依據應是能產生商業價值的動作。常用的跳出率、停留時間等指標會因產業品牌不同而異。找出最具價值和分析意義的維度不容易。GA 預設指標不能硬套,應延伸自己的觀察。
- 使用者與行為分析可透過行為報表來了解使用者流程及網頁內容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