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搜尋演算法與 AI 搜尋的變動,網站流量下跌已成常態,網站主應善用如 Google Search Console 等工具來診斷流量下跌的時間點與原因,並對症下藥,才能有效解決流量下跌的問題。

網站流量與排名下跌的普遍現象

  • 近期許多網站可能遇到打開 Google Search Console 發現流量下降,且原來穩定排名前面的文章掉到第二頁去的情況。
  • 這不是單一個案,而是普遍現象。
  • 在 AI 搜尋和演算法不斷更新的時代,這種情況很常見,排名上升後也可能再掉下來。
  • 當務之急是找出流量下降的原因,然後對症下藥將流量救回來。

分析網站流量下跌的關鍵 

在分析網站流量下跌原因時,需要關注兩個點:

  1. 下跌時間點:找出流量開始下跌的轉折點是哪一天或哪一週。判斷是突然暴跌還是慢慢下跌。
  2. 下跌方式與範圍:判斷是全站流量暴跌,還是只有幾篇主力文章的流量下跌。是先上升再急跌,還是穩定持續下跌。
    • 這些流量變化的形狀會提示網站出了什麼問題。

網站流量下跌的三大原因 

網站流量下跌不外乎以下三個原因:

1. 技術層面的問題

  • 特點:通常又快又狠,一夜之間流量大跌。
  • 常見原因
    • 網站速度變慢:網站上埋設過多追蹤碼,導致網站加載速度緩慢。網站載入速度是 SEO 排名的評分標準之一,Google 會因此將網站排除在第一頁之外。
    • 網站改版或主題更換:重新設計網站或更換佈景主題可能導致某些設定被洗掉。
    • 安裝過多外掛:過多外掛可能導致網站速度變慢且互相衝突。
    • 網站塞入過多廣告:為了變現而放置過多廣告,導致網站速度變慢。
    • 這些問題都可能阻礙 Google 爬蟲,或降低其爬取效率。
  • 人為設定錯誤
    • No index 設定:不小心將某頁設定為 “No index”,告訴 Google 不要收錄該頁。
    • robots.txt 封鎖:robots.txt 檔案設定錯誤,封鎖了整個資料夾,導致爬蟲被擋住。
    • 忘記 301 重新導向:網址修改後忘記設定 301 重新導向,導致舊網址無法排名,新網址也無法被抓取。
  • 如何發現問題
    • Google Search Console (GSC)
      • 進入左側的「網頁」選項,查看「未被編入索引的頁面」。
      • 特別注意項目:
        • 頁面會重新導向:可能使用了 302 重新導向,或未設定好替代頁面與適當的標準標記。
        • 已套用 noindex 標記:可能設定錯誤,告訴 Google 不要收錄頁面。
        • 找不到 (404) 或 重新導向是 404:頁面可能消失或沒有內容。
        • 因其他 4X 或 403 問題而封鎖:表示爬蟲被擋住。
      • 如果 Google 沒有將頁面編入索引,該頁面自然不會出現在搜尋結果頁中,直接影響 SEO 表現。
      • 針對這些錯誤,可以逐一排查:noindex 錯誤可在 CMS 或原始碼中修改;404 錯誤需檢查網址、頁面是否被刪除或需恢復;被封鎖則需檢查 robots.txt 或伺服器權限設定。
    • Ahrefs (付費軟體)
      • 使用 Ahrefs 的「Site Audit (網站審核)」功能,可以直觀看到網站的健康分數。
      • 「Top issues (主要問題)」會直接列出網站最嚴重、最常見的問題。
      • 常見錯誤範例:
        • ** Orphan page (孤兒頁)**:沒有其他頁面連結到它,Google 可能無法爬取。
        • 4XX page (4XX 頁面):找不到的頁面。
        • Missing alt text (圖片缺少替代文字):對 SEO 和無障礙閱讀不利。
        • Meta description too short (Meta 描述太短):可能導致點擊率不佳.
      • Ahrefs 通常也會提供說明,告知是哪個頁面出現問題以及如何修復。

2. Google 演算法更新 (Core Update)

  • 特點:如果網站最近什麼都沒動,但某天流量突然掉了一半,很可能是 Google 演算法更新所致。
  • 解釋:Google 每年會進行數次大小演算法更新 (Core Update)。這些更新就像 Google 對整個搜尋結果進行大檢查,會根據搜尋用戶的習慣,重新定義什麼內容值得排在前面,哪些頁面對搜尋用戶有幫助。
  • 如何判斷
    • 查詢 Google 演算法更新記錄表:例如 Moz 整理了一份完整的演算法更新歷史記錄表,可以回推流量下跌的時間點是否與大型更新重疊。
    • Ahrefs 圖表:如果使用 Ahrefs,流量圖表上會自動標註每次 Google 演算法更新的時間點 (G 標記節點)。將滑鼠移到該週,即可對照是否更新後流量開始暴跌。Ahrefs 通常也會說明此次更新主要針對什麼,例如內容品質、AI 內容,或是 YMYL (Your Money Your Life) 類型的網站。
  • 應對方式:發現流量暴跌且與演算法更新重疊時,不要亂改網站。要做的是觀察趨勢,對應新的規則重新調整。

3. 內容過時或被競爭對手超越

  • 特點:通常不是突然崩盤,而是緩慢下滑或穩定下跌,也可能是先上升然後一路往下跌。
  • 內容過時
    • 文章內容可能隨著時間變得不合時宜,例如熱門話題已過時。
    • 即使使用相同的關鍵字搜尋,用戶的需求、喜歡的資訊形式或格式可能發生變化,導致流量慢慢下滑。
  • 競爭對手超越
    • 在 SEO 競爭激烈的行業,一旦某篇文章排名靠前,競爭對手會很快發現、模仿、分析研究寫法,然後寫出比你更好的內容。
    • Google AI Overview:Google 自己也成為競爭對手,其 AI Overview 功能佔據了搜尋結果第一頁的版位,擠壓了其他網站的排名空間。
  • 如何判斷
    • Google Search Console 圖表
      • 流量曲線若非突然崩盤,而是慢慢下滑、穩定下跌,可能表示演算法認為這篇文章不夠好或不夠新。
      • 流量若先上升,然後再一路往下跌,這表示內容曾受歡迎,但隨後被其他同類型內容慢慢擠下去,是典型的被競爭對手超越的症狀。
      • 使用 GSC 的對比功能 (例如過去三個月對比前三個月),可以查看哪些網頁的點擊數減少最多。點擊「查詢」則可看到是哪一組關鍵字流量掉最多。
    • Ahrefs:Ahrefs 的「Organic keywords (自然關鍵字)」功能會顯示整個網站或網頁目前所有關鍵字的排名、預估流量,以及排名是上升還是下跌。
  • 應對方式
    • 根據 identified 的關鍵字,重新優化文章內容
    • 使用輔助工具:例如 Surfer 或 Neuron Writer。這些工具的原理是透過關鍵字比對 SERP (搜尋引擎結果頁面) 中競爭對手的內容,找出缺少了哪些關鍵字、觀點或主題,然後根據提示補充或改寫文章。

總結

  • SEO 排名浮動是正常現象,首先要調整心態。
  • 當網站流量下跌時,需要關注下跌的時間點下跌的規模
  • 然後,循著技術層面Google 演算法更新、以及內容過時或被競爭對手超越這三個原因去對症下藥。
  • 只要找到病因並對症下藥,網站流量還是可以救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