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行銷的崛起背景(傳統硬廣告競爭激烈與媒體使用習慣改變),闡述其利用同儕影響力帶來高銷售轉換率、充實品牌內容擴大社群接觸等優勢;並區分KOL(高聲量意見領袖)與KOC(高互動微網紅)的差異,同時推薦了網紅評估工具。作者強調網紅合作的關鍵在於共同創造長期效益,並需考量合作經驗、行為觀感等數據以外的因素。

  • 核心概念: 社群媒體用戶龐大,網紅因影響力與曝光度帶來巨大商機。網紅行銷自 2017 年在台灣快速崛起。這是「自媒體大爆發」,人人可以是媒體,網路素人發表心得具親切感,帶動銷售。
  • 網紅行銷的優勢:
    • 運用社群的 Referral 效果:同儕影響力帶動推坑、帶貨、敗家等行為。能將人直接拉到轉換漏斗中,銷售轉換率高。
    • 充實品牌行銷內容:網紅會在內容中加入個人特色,為產品豐富行銷基底。
    • 接觸網紅社群:能接觸到網紅既有的粉絲群,擴大品牌接觸範圍。
  • 網紅行銷崛起的兩個原因 (自 2017 年後):
    • 不良的媒體投放經驗:程序化購買等硬廣告競爭壓力大,流量紅利消失,成效不如過去。
    • 媒體使用習慣及購買環境改變:年輕世代主要在社群媒體上,傳統媒體收看者減少。傳統明星代言主要露出在效益不如以往的傳統媒體,但價格高。將預算分配到專業屬性強、分工靈活的社群媒體 (網紅) 更有效益。
  • 網紅術語區分:
    • KOL (Key Opinion Leader - 意見領袖): 台灣行銷界常用詞。特定領域用特殊方式表達的網紅。粉絲數量大,已可視為獨立媒體。合作可帶來廣大聲量與傳播度,但費用通常較高.
    • KOC (Key Opinion Consumer - 關鍵意見消費者): 2018 年出現的新類型。可視為「微網紅」。特定領域的消費者或評論家。合作內容更親切、貼近生活。粉絲互動率 (Engagement) 較高,但在特定受眾內擴散,較難廣泛擴散.
  • KOL 或 KOC 的選擇: 取決於 Campaign 目標、規模和預算。
  • 網紅評估工具: 品牌或代理商會使用工具篩選網紅.
    • @Influencer: 海外平台,介面簡單。資料來自公開統計,台灣網紅更新可能較慢。可查 YouTube, IG, TikTok, Twitch 的流量、粉絲數等基礎資料 (不含 Facebook).
    • KOL Radar: 台灣自製平台。涵蓋 YouTube, Facebook, IG (含 Facebook 資料)。部分功能需付費解鎖。
    • 圈圈: 專業找 KOC 的平台。目前支援 IG 網紅查詢。功能齊全,有同類型篩選 (Lookalike) 功能,幫助快速找到相似 KOC.
  • 網紅合作的眉角 (數據無法呈現的): 除了粉絲數、互動率等數據指標.
    • 網紅是否接過競品或衝突品牌的業配.
    • 網紅過去行為是否觀感不良或違反品牌守則.
    • 合作規格及細節:不同網紅有不同習慣與要求 (如是否協助回覆留言),需要溝通協調. 避免合作成果不像品牌也不像網紅.
  • 選擇網紅的關鍵: 不是只看是否有錢購買合作。應選擇願意與品牌共同創造長期效益的人。網紅是品牌的小小代言人,應愛品牌並持續為品牌發聲,願創造長遠價值. 避免只合作一次就跑去合作競品的網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