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內容的大綱是:本文介紹離線轉換 (O2O Conversion)追蹤的重要性,旨在解決實體企業難以評估數位廣告對線下銷售影響的斷點問題;並詳細闡述了兩種主要追蹤方法:一、透過 LBS(位置服務)或 Beacon 技術追蹤使用者是否到店(依賴 GPS、WiFi 或藍牙訊號);二、品牌將門市CRM 資料(如 Email、銷售記錄)上傳至媒體平台(如 Facebook)進行使用者身份比對與轉換歸因;強調離線轉換追蹤的目的在於評估擴散性廣告的價值,避免只將功勞歸因於最後接觸點。
離線轉換 (Offline Conversion / O2O Conversion) 追蹤
- 背景:現代人大量使用數位媒體,但大部分購買發生在線下. 實體門市為主的企業難評估數位廣告對生意的影響,線上線下存在斷點.
- 定義:過往透過實體門市或線下通路產生的銷售/轉換數字,非線上直接帶來. 過去是數位行銷的「暗黑領域」,難以測量.
- 歷史追蹤方式:後測、店頭問卷(準確性低). 功勞常歸給預算多、觸及廣的傳統媒體(如電視).
- 現況:大型社群平台興起、技術成熟,線上線下行為可對照. 追蹤離線轉換成為媒體平台(FB, Google)的新技術.
- 目的:離線轉換是一種評估與歸因方式. 協助找到哪個數位內容對生意幫助最大. 建立線下到線上的連結,指導未來內容素材方向. 不要只將成就歸因於最後一哩路 (關鍵字、再行銷),Awareness 等擴散訊息也可能帶來線下轉換.
- 追蹤離線轉換的兩種主要方法:
- 方法一:透過媒體提供的 LBS (Location-Based Service)/Beacon 技術追蹤使用者是否到店.
- LBS (APP為主):APP 可請求 GPS 資料權限. 若使用者分享 GPS,APP 可知其位置. 若 APP 內置廣告位,廣告主可合作投放廣告. 比對看過廣告的使用者位置與店鋪資料,判斷是否到店. 若 APP 有會員、集點、支付功能,可進一步知購買行為. 某通訊軟體公司即有此 LBS 服務. LBS 技術通常透過 GPS 衛星監測資料.
- Beacon 技術:Beacon 裝置放店內,發出 WiFi 或藍牙訊號. 作為信號接收器,使用者接近時記錄裝置 ID 或 WiFi 連接. 可記錄具體位置和離線到店狀態. (即使 GPS 沒開,若連 WiFi 也可能被記錄). 現代手機與通訊技術發達使追蹤變得可能,但犧牲隱私.
- 方法二:透過門市收集的 CRM 資料上傳媒體系統比對以追蹤離線轉換.
- 修辭較常用此法.
- Facebook:大型社群平台,擁有大量真人資料(註冊需真實身份). 廣告平台功能.
- 將門市銷售資料(轉換行為、日期、金額、類別等)按格式上傳至 FB 後台. FB 比對上傳資料(如 Email)與使用者在 FB 上的身份. 若找到符合的 Email,且使用者看過 FB 廣告,FB 會歸因該轉換受廣告影響.
- Google:也有離線轉換追蹤. 但主要用 Gmail 統計,Gmail 商務性質高,非休閒娛樂,不如 FB 廣大 Mass 追蹤效果. Gmail 精準但追蹤範圍相對有限.
- 方法一:透過媒體提供的 LBS (Location-Based Service)/Beacon 技術追蹤使用者是否到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