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養生應因人而異,脾胃虛寒者若頻繁灌水會損傷陽氣並產生濕氣,因此應尊重自身體質,不渴不飲、渴則喝溫水,避免盲從「每日八杯水」的流行說法而傷害健康。
你以為喝水就是好事嗎?
怎麼喝?喝什麼?什麼時候喝? 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不是看這個東西好不好, 是看這個東西,適合不適合你。
補元氣,你給一個身體裡面熱症實症很強的人吃看看, 他馬上流鼻血給你看,水也是一樣的東西。
首先,諸位要有一個觀念, 你喝下去的白開水, 它並不是你身體裡面的津液, 這個水要進入你的身體, 要經過脾胃的運化, 要靠你身體的陽氣去蒸騰,去溫它, 像燒開水一樣,這個水燒開,變成水蒸氣, 這個氣化的過程, 才把水變成了你身體可以用的津液, 這個津液, 才能去養你的五臟六腑,筋骨皮毛, 所以這個關鍵的公式是什麼? 就是水加上脾胃的陽氣, 才等於津液。
那現在問題來了, 如果你的脾氣, 胃氣是虛的是寒的, 你那個身體裡面的火, 本來就只是一個小火苗。
結果你聽外面的人講, 一天要灌八杯水, 沒事就拿個杯子在那邊喝, 你這個動作等於是一瓢一瓢的冷水, 不斷的往你自己那個小火苗上面澆,
請問你, 這個火是會越燒越旺, 還是會慢慢的被你澆熄掉? 當然是澆熄掉啊! 那火一熄掉, 問題就大了, 你喝下去的水, 沒有足夠的陽氣去氣化它, 它還是水, 這個水在你的胃裡面,
就變成停飲 胃裡面咕嚕咕嚕都是水聲, 這個水積在身體裡面, 它就不是好東西了, 它就變成中醫講的濕, 變成痰濕,變成水毒, 這個就是垃圾。
是會致病的陰邪, 它不但沒有辦法變成營養, 你的津液, 身體還要耗費更多更寶貴的陽氣, 想辦法把它排出去, 你看你虧不虧? 做了一個你以為對身體好的事情, 結果是在雙重地傷害自己的陽氣。
怎麼判斷一個人的脾胃陽氣夠不夠?
我教諸位一個最簡單的方法, 就是看他會不會口渴, 一個人的胃氣強不強, 看他口渴的慾望就知道了, 一個真正胃氣很足, 消化能力很好的人, 他會感覺口渴。
比如說他運動完, 身體發熱, 或者吃了一些比較躁的食物, 他會自然的想喝水, 這個是身體一個非常正常的反應, 代表他身體裡面的能量是夠的, 陽氣是足的, 他需要水來平衡一下, 這個叫做水火濟濟, 身體自己會調節。
那反過來, 如果一個人你問他, 你渴不渴? 他搖搖頭, 我整天都不想喝水, 你不要以為他很厲害很省水, 這個正好是告訴你, 他身體裡面是寒的是虛的, 他的脾胃功能已經弱下去了, 那個火不夠旺, 所以他根本沒有能力去處理更多的水, 身體就不會發出口渴, 這個需求訊號, 這種人大部分都是陽虛體制。
你看現在很多人, 尤其是女孩子, 一天到晚喊手腳冰冷, 臉色蒼白容易疲勞, 大便常常都是不成形的, 吃一點涼的就不舒服, 這個一看就是標準的脾虛陽虛的格局, 結果他們還最相信那個八杯水的說法, 每天抱著一個大水壺猛灌, 你本來身體裡面就已經是寒濕的格局, 你再灌那麼多水進去, 你不是在製造一個沼澤嗎? 身體裡面都是泥巴水, 那個五臟六腑都泡在又冷又濕的環境裡面, 他怎麼可能不出問題。
我臨床上看了太多, 很多病人在看我, 說他頭昏頭重重的, 好像被濕布包起來一樣, 我說你舌頭伸出來我看一下, 他一伸出來, 那個舌頭胖胖大大的, 上面一層白白厚厚的舌苔, 有時候還帶一點膩, 舌頭兩邊還有牙齒的痕跡, 那個就是齒痕, 這個一看就是標準的水溼停在身體裡面。
我第一個問題就問他, 你是不是每天喝很多水? 他還會很驕傲的跟我說, 我每天都喝超過2000cc, 人家說這樣可以排毒對皮膚好, 我心裡就想, 你這個是排毒還是在製造水毒? 你那個頭昏就是因為水溼太重, 清陽不升濁陰不降, 整個蒙在你的頭上造成的, 你的皮膚會好嗎? 不會的, 這種人皮膚常常會這裡癢那裡癢, 甚至長溼疹, 因為那個溼氣排不掉, 就從皮膚跑出來。
還有的早上起來眼袋厚大, 兩個水袋掛在眼睛下面, 人看起來也沒什麼精神, 這個在中醫來看, 就是脾跟腎的陽氣都不夠, 脾主運化,水溼腎組水,司氣化, 當脾腎的陽氣一虛, 這個水就沒辦法正常代謝, 它會氾濫, 跑到皮膚下面就變成水腫, 眼皮底下是脾胃的地方, 所以你早上起來眼袋特別大, 就是告訴你, 你的脾胃被這個水溼給困住。 如果還繼續這樣喝水, 你那個眼袋子會越來越大, 到最後整個臉都拋, 拋的人也越來越累。
我自己年輕的時候, 不懂這些, 那時候脾胃也不好, 手腳也是容易冰, 我也是聽到所謂的專家, 說要多喝水, 我也就跟著喝, 有事沒事就喝兩口, 結果呢? 越喝越累, 越喝胃越不舒服, 常常覺得胃裡面有水聲, 消化也跟著變差。
後來我深入研究中醫, 通了傷寒論, 金匱要略, 我才恍然大悟, 原來我是在害我自己。 懂了以後我告訴你, 我現在基本上一整天, 可以不喝一口白開水, 為什麼? 因為我吃的飯, 菜裡面就有水分了, 我如果喝湯喝粥, 那個水分就已經非常足夠, 供應我身體的需要了, 中醫的飲這個字, 你看它怎麼寫, 一個食一個欠, 就是你吃東西的時候, 順便補充的, 那個才叫飲, 不是叫你空腹沒事, 就在那邊灌水, 那個不叫飲, 那個叫灌, 是傷害身體的。
那如果我真的覺得有點渴, 或者天氣比較熱, 我想喝點東西, 我喝什麼, 我絕對不喝那個冰的, 涼的白開水, 我會喝什麼, 我會喝薑棗茶, 幾片生薑, 配上幾顆紅棗, 用熱水沖泡一下, 你看,生薑是辛溫的, 它可以溫中散寒, 把脾胃的寒氣去掉, 它還可以幫助你發散水氣, 讓這個水不要停在身體裡面, 紅棗是乾溫的, 它可以補脾胃, 建中焦,讓你的工廠更有力, 你喝這個下去, 它一方面幫你補充了水分, 一方面又加強了你脾胃的陽氣, 幫助你把這個水運化掉, 這個才是真正聰明的喝水。
這個喝下去, 身體是暖的, 是舒服的, 只有在一種情況下, 比如說我在外面, 剛好身邊什麼都沒有, 我又真的覺得有點口渴, 那我才會喝一點溫的白開水。 注意喔! 一定是溫的, 因為你喝溫的, 跟你的體溫差不多, 你的身體不需要再額外耗費陽氣去把它暖開, 你如果喝一杯冰水下去, 你想想看, 那個冰的溫度是0度, 你的體溫是37度, 你的身體要耗費多大的能量, 要把這個0度的東西, 提升到37度, 這個過程消耗掉的, 全部都是你寶貴的陽氣, 也就是你的能量, 你的抵抗力。
結論是什麼?
對於陽虛體質的人, 對於脾胃虛寒的人, 喝水的原則就是八個字, 不渴不飲, 渴了少飲。
身體沒有發出訊號, 你就不要去干擾它, 你真的渴了, 代表身體需要了, 那你就喝一點, 小口小口的喝, 喝溫的, 讓身體慢慢吸收, 千萬不要拿個大杯子, 咕嚕咕嚕就灌下去了, 那個你的脾胃, 根本來不及處理, 一下子就把它沖垮。
諸位要建立一個觀念, 養生不是去聽外面流行什麼, 不是人云亦云, 真正的養生, 是回頭來認識你自己的身體, 了解你自己的體質, 你是熱的, 是寒的, 是實的, 是虛的, 要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 然後給它需要的東西, 而不是給它你認為它需要的東西。
中華文化的智慧, 幾千年來都強調這個, 辯證論治,因人製宜的道理, 八杯水這個說法, 它就是一個沒有經過辯證的, 一刀切非常粗暴的說法。 它可能適合那種身體厚壯, 每天在太陽底下流大汗的運動員, 但是對於坐在辦公室裡面, 吹個冷氣, 本身陽氣就不足了, 現代人來說, 這根本就是一個毒藥。
所以諸位不要再被外面那些奇奇怪怪的說法給騙, 做自己身體的主人去感受它, 你覺得舒服, 那就是對的, 你做了之後覺得不舒服, 人越來越累, 那就是錯的。 不管那個專家講的多麼天花亂墜, 你把脾胃的陽氣顧好, 讓身體裡面那個火永遠是旺的, 你根本就不用去擔心什麼喝水的問題, 身體自己會告訴你什麼時候該喝, 該喝多少, 它會幫你調節的好好的, 這個才是真正的健康之道。
以上內容為倪海廈語音檔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