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氣過重」對身體造成的疲勞、腫脹、食欲不振等症狀,並提供食療、穴位按摩、艾灸、運動等中醫祛濕方法,幫助恢復清爽健康。
以下為精簡筆記
身體疲倦、頭沉、四肢沉重、眼皮浮腫、食欲不振,往往是 濕氣過重。中醫認為濕氣如爛泥,困住陽氣與清氣,導致精神不振、虛胖、水腫與腸胃功能失調。
自我檢測:
舌苔白厚或黃膩、舌體胖大有齒痕。
大便稀爛、黏於馬桶壁。
眼皮腫、臉色暗黃、早起無精神。
祛濕方法:
食療:冬瓜、黃瓜、薏仁(紅豆薏仁湯不加糖)、山藥、生薑、綠豆(虛寒者少吃)。
穴位按摩:
豐隆穴:化痰濕要穴。
水分穴:促進水液代謝。
陰陵泉:健脾排濕。
泡腳:40℃溫水,加生薑或艾葉,促進排濕助眠。
艾灸:夏天陽氣旺,灸足三里、陰陵泉、中脘、神闕,幫助驅寒祛濕。
運動:快走、太極、八段錦等輕運動,微微出汗排濕,切勿馬上吹冷氣或洗冷水澡。
養生總結:
管住嘴(忌冰冷甜膩),邁開腿(適度運動),多用食療、按摩、泡腳、艾灸。
只要改善生活習慣,就能把身體濕氣趕走,恢復清爽、精力充沛的人生。
以下內容為倪海廈語音檔文
身體一定有某些地方不太對勁, 感覺人不對,但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很多人跑來跟我抱怨說老師啊! 我怎麼老是覺得人很累, 頭昏昏沉沉的, 好像戴了一頂濕帽子拿不下來, 四肢也重的要命, 好像綁了鉛塊一樣, 早上根本不想起床。
我跟各位講, 你不要以為這是小事情, 這在中醫來看, 就是你身體裡面的濕氣太重了。 這個濕,就像沼澤裡的爛泥巴, 黏黏糊糊的,把你身體的陽氣, 清氣全都給困住, 你說你能舒服嗎? 不可能的嘛, 那怎麼知道自己身體裡, 是不是有這個鬼東西在做怪? 很簡單,你不用去醫院排隊, 自己當自己的醫生。
第一步,走到鏡子前面把舌頭伸出來, 看一看,健康的舌頭是淡紅色, 上面有一層薄薄的白苔很乾淨, 如果你的舌頭一伸出來又胖又大, 把整個嘴巴都塞滿了, 舌頭兩邊還一排牙齒的印子, 一格一格的像齒輪一樣, 舌苔又白又厚,甚至有點黃膩, 像鋪了一層豆腐渣, 好了不用問了, 你這個就是標準答案, 體內濕氣已經氾濫成災, 為什麼舌頭會胖大, 因為脾主肌肉, 脾的陽氣不足, 沒辦法把舌頭這個肌肉約束好, 它就變胖了, 那個齒痕就是證明, 舌頭胖到去擠壓牙齒了, 對不對,再來, 上完廁所不要馬上沖掉, 回頭看一眼你的大便, 這個很多人不好意思, 有什麼不好意思的? 那是你的健康報告, 正常的大便是成型的, 像香蕉一樣很乾脆, 如果你的大便稀稀爛爛的不成型, 黏在馬桶壁上, 水沖了半天還沖不乾淨要用刷子去刷, 這種狀況, 中醫叫做大便溏洩, 就是濕氣太重的表現, 因為濕氣粘滯, 它到哪裡哪裡就黏。 你想想看, 你腸子裡面都黏成這個樣子, 你吃下去的營養能吸收嗎? 吸收不了了嘛, 全部變成濕濁垃圾排出去了。
還有,每天早上起來的時候, 感覺怎麼樣, 是不是眼皮腫腫的, 好像沒睡飽, 眼袋特別大, 臉也感覺泡泡的, 好像胖了一圈, 你用手一按小腿, 那個肉凹下去了, 半天彈不回來, 這個不是你真的胖, 這個是虛胖是水腫, 是濕氣停在你的皮膚肌肉之間排不出去, 整個人看起來就晦暗發黃沒有光彩, 因為濕氣把清陽之氣給擋住了, 氣色怎麼會好。
吃飯的時候也是一個指標, 明明到了飯點, 肚子一點都不餓, 看什麼都沒胃口, 勉強吃一點東西下去, 肚子就漲了不得了, 好像有個東西堵在胃裡面, 甚至還有點想吐的感覺, 這個就是脾胃被濕氣困住, 運化功能失常, 脾胃是我們身體的廚房, 負責把吃進來的東西變成能量, 現在你廚房淹水了, 爐子也熄火了, 它怎麼工作, 當然是罷工, 對不對, 所以你就會沒胃口,胃脹, 這些症狀在夏天的時候會特別嚴重, 為什麼?很多人想不通, 夏天那麼熱, 應該把濕氣都蒸發掉了, 你這個是西醫的想法,物理學的想法。 中醫看的是整個大環境跟人體的互動, 夏天,外界的環境本來就是濕熱的, 尤其在台灣這種地方, 梅雨季節一來, 到處都是濕答答的, 這個叫做外濕。 你家的牆壁都會冒水珠, 你說你的人體會不會受影響,肯定會的, 你的皮膚毛孔就像房子的窗戶, 外在環境濕氣那麼重, 它就會從你的皮膚鑽進去, 你如果又喜歡待在冷氣房裡, 皮膚毛孔一收縮, 好啦,進去的濕氣出不來啦, 全部悶在身體裡頭。 更糟糕的是內濕, 夏天天氣一熱, 大家最喜歡做什麼? 喝冰水,吃刨冰,灌冷飲對不對? 覺得這樣很過癮, 我跟各位講, 你這個動作, 就是在親手摧毀你身體裡面最重要的一個器官, 脾臟,脾它的特性是喜燥惡濕, 它喜歡乾燥,討厭潮濕, 它本身就是負責運化水濕的, 像抽水馬達一樣, 你一杯冰水灌下去, 整個脾胃的陽氣,那個火, 當場就被你澆熄, 馬達都熄火了, 你叫他怎麼抽水, 水抽不走, 就全部停在身體裡面, 變成內濕, 所以夏天是內外夾攻, 外面有環境的外濕, 你裡面又自己喝冰的, 吃生冷的製造內濕, 這個濕氣不加重才怪的。
所以,想要改善這些問題, 關鍵就在於要把身體這個沼澤裡的爛泥巴清掉, 把濕氣這個萬病之源給趕出去, 怎麼趕? 老祖宗留下來很多寶貝方法, 簡單又有效, 就看你做不做而已。 首先就是吃,食療最直接, 你吃錯了,病就來了, 你吃對的,病就走了, 夏天要祛濕, 不是說要吃很燥熱的東西, 而是要吃一些能夠幫助身體利水滲濕的食物, 比如說,冬瓜,這個東西非常好, 它性微寒,但瀝水的效果一級棒, 你可以煮個冬瓜湯, 連皮帶籽一起煮, 那個瀝水的效果才好, 不要把皮削掉, 皮是藥啊,還有黃瓜, 也是清熱利水的, 最重要的一個明星食材, 叫做薏仁, 就是我們講的薏米, 這個薏仁, 它既能見脾, 又能滲濕, 脾胃強壯了, 它自己運化水濕的能力就恢復了, 然後薏仁本身又能像海綿一樣, 把身體多餘的濕氣吸走, 從大便小便排出去, 你可以煮紅豆薏仁湯, 記得,不要加糖, 你那個糖一加進去, 甜能生濕,前面做的功課全部白費, 反而還幫到忙, 你一邊吃祛濕的,一邊吃生濕的, 身體都搞糊塗了,不知道該聽誰的,對不對。 還有山藥,山藥是平補脾胃的, 它能讓你的脾胃強壯起來, 但它本身不燥, 綠豆可以清熱解毒, 夏天吃也很好, 但是體質比較虛寒的人, 就不要吃太多。 還有生薑,這個是寶, 早上起來切個兩三片生薑, 泡個熱水喝下去, 生薑是溫性的, 可以把脾胃的陽氣振奮起來, 好像早上起來給爐子點火一樣, 火一點起來, 濕氣自然就慢慢被烤乾了, 所以飲食的原則就是, 避開所有冰的,冷的,油炸的,甜膩的東西, 多吃一些健脾利濕的天然食材, 這個是根本。 再來就是穴位按摩, 身體的經絡, 就像一個巨大的交通網絡, 穴道就是重要的交通樞紐, 你把樞紐打通了, 整個交通就順暢, 祛濕有兩個非常重要的穴位, 各位一定要記下來, 一個叫做豐隆穴, 豐隆,聽這個名字,豐滿而隆起, 它就在我們小腿的肌肉最豐滿的地方, 在哪裡呢? 你從膝蓋外側那個凹陷到腳踝間, 畫一條線,取這條線的終點, 再往旁邊一寸你一按, 會有一個很酸很脹的感覺就對了, 這個豐隆穴是足陽明胃經的絡穴, 他專門用來化痰濕, 中醫講的痰, 不只是你咳嗽吐出來的那個有形的痰, 還包括堆積在身體裡看不見的, 黏黏糊糊的無形之痰,也就是濕氣, 所以豐隆穴是祛化痰第一要穴, 你沒事就多揉一揉, 左右腿都要揉, 每天花個三五分鐘, 比你吃什麼藥都好。
另一個穴位叫做水分穴, 這個名字學得多好, 水分顧名思義,就是分離水液的, 它在我們的肚子上, 肚臍正上方一寸的地方, 這個穴位是任脈上的要穴, 它剛好在小腸的上方, 可以幫助身體把喝進去的水, 好的營養物質吸收, 壞的濕濁往下送到膀胱排掉, 做一個分清泌濁的工作, 你常常按揉這個水分穴, 可以加強身體代謝水液的能力, 對於消水腫, 改善腹脹都非常有幫助。
還有一個陰陵泉穴, 在小腿內側, 你沿著脛骨的邊緣往上摸, 摸到膝蓋下面有個轉彎的地方, 那個凹陷處就是, 它是足太陰脾經的合穴, 脾經上的濕氣都會聚集到這裡來, 所以你刺激它, 就等於直接在給脾經這條排濕的管道清淤, 效果非常快,除了按摩, 夏天還有一個非常好的方法,就是泡腳, 很多人說夏天那麼熱,還泡腳熱死了, 錯了,正因為夏天熱毛孔張開, 你用溫熱水泡腳, 那個熱氣順著腳底的經絡往上走, 可以把體內的寒氣濕氣, 特別是夏天貪涼累積的暑濕, 都給逼出來。 你用大概40度左右的溫水不要太燙, 手放進去覺得舒服就好, 泡個15到20分鐘, 泡到身體微微出汗, 這個效果就達到了, 你還可以在水裡加點料, 然後加幾片生薑, 可以驅散寒氣, 加一把艾葉,艾葉是純陽之草, 祛濕散寒的效果非常強, 你用艾葉生薑水泡腳, 不僅能把一天累積的濕氣排掉, 還能放鬆肌肉,幫助睡眠, 這個方法簡單便宜又有效, 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貝, 各位一定要用。
講到艾葉,就不能不提艾灸, 中醫學的理論認為, 夏天是冬病夏治最好的季節, 為什麼? 因為夏天整個大自然的陽氣是最旺盛的, 同時我們人體的陽氣,也浮在體表, 氣血運行最快,毛孔也是張開的, 這個時候你用艾灸, 那個艾草的純陽之火,那個熱力, 可以非常輕易的滲透到經絡和臟腑的深處, 把盤踞在裡頭的陳年舊寒, 頑固濕氣都給它燒掉,趕出去, 這就好像趁著大太陽的時候, 把家裡發霉的棉被拿出去曬,一個道理。
夏天你可以長灸幾個穴位, 一個是足三里, 這個是胃經上的保健大穴, 灸它可以健脾和胃, 增強後天的根本。
一個是陰陵泉, 剛才講了,健脾利濕, 還有腹部的中脘穴, 在肚臍上四寸, 是胃的墓穴, 專門管胃的問題。 還有神闕穴, 就是你的肚臍眼, 這個地方不能用針,只能用灸, 神闕是元氣的根本,你灸神闕, 等於直接在給你的生命之火添材火, 把陽氣補足了,陽能化氣, 濕氣自然就待不住了。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就是要動,生命在於運動, 這句話不是隨便說說的, 動則生陽,你一動起來, 身體的陽氣就升發了, 陽氣足了,就能蒸化水濕, 運動的時候,心跳加快, 血液循環加速體溫升高, 身體的毛孔就會打開排汗, 你流的那個汗, 就是排濕氣最好的管道之一, 很多人怕流汗, 動一下就躲到冷氣房, 那個汗憋在裡面, 濕氣也跟著憋在裡面, 當然運動要選擇適合自己的, 你如果已經濕氣很重, 很疲勞了, 就不要勉強自己去跑馬拉松, 那會耗傷你的氣血, 你可以去快走,慢跑,游泳, 或者打打太極拳,練練八段錦, 這些緩和的運動, 可以讓你的氣血,微微的動起來, 身體微微的出汗, 達到一個形勞而不倦的狀態, 這樣就最好了, 運動完之後記住, 一定要馬上把汗擦乾, 換上乾淨的衣服, 千萬不要吹風, 更不要馬上衝冷水澡, 因為你那個時候毛孔是張開的, 風邪,寒邪,濕邪, 看到你門戶大開, 休一下就鑽進去了, 你這個運動不但白費了, 還引狼入室, 病得更重。
所以各位你看, 祛濕其實不難, 關鍵在於你有沒有這個認知, 願不願意在生活上, 做一些小小的改變。 總結一下, 就是管住嘴,邁開腿, 多用老祖宗留下來的, 穴位,按摩,泡腳,艾灸這些好方法,
把身體裡面這個潮濕的環境改善, 變成一個陽光普照乾燥清爽的環境, 那些疲勞,頭昏,水腫, 胃口差的問題, 自然就煙消雲散,身體清爽, 精神就好,看什麼都順眼, 做什麼都有勁,這才是健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