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搜尋廣告 的完整新手設定指南,強調從關鍵字研究開始的事前準備,詳細指導如何註冊並切換至「專家模式」,設定廣告活動目標出價策略(新帳戶建議「盡量爭取點擊」)、排除錯誤聯播網(特別是 GDN),精確設定地區選項目標對象觀察模式,最終完成回應式搜尋廣告的文案撰寫和預算估算,並提醒廣告發布後的審核時間持續優化的重要性。

第一部分:事前準備

在開始設定廣告後台之前,有四項重要的準備工作必須完成:

  1. 關鍵字研究:這是設定廣告的基礎。
  2. 確定關鍵字比對類型:選擇合適的比對方式,能更精準地觸及目標客群。
  3. 了解廣告帳戶結構:必須清楚廣告活動(Campaign)與廣告群組(Ad Group)之間的區別與關係。
  4. 準備廣告文案:雖然可以利用 ChatGPT 等工具輔助,但仍需了解文案撰寫的原理。

第二部分:Google Ads 帳戶設定與專家模式

1. 註冊與進入專家模式:

  • 為何需要專家模式? 首次註冊 Google Ads 帳戶時,系統通常會引導至「智慧型廣告」的簡易介面。必須切換到「專家模式」,才能進行完整的關鍵字研究、廣告設定及查看詳細的數據報表。
  • 如何切換?
  • 在 Google 搜尋「Google ADS」並點擊進入註冊頁面。
  • 系統會要求你建立第一個廣告活動,此時跟隨步驟,但目標是盡快找到切換至專家模式的選項
  • 在設定過程中,尋找類似「只設定帳戶」或切換至專家模式的按鈕。這個按鈕的位置可能會因 Google Ads 介面改版而變動。
  • 點擊後即可進入專家模式,接著完成帳戶的基礎設定,如帳單地區、時區和幣別。請注意,帳單地區一旦選定,時區與幣別通常也會被鎖定

第三部分:建立廣告活動(Campaign)

1. 新增廣告活動:

  • 進入後台後,可以點擊左側的「建立」或中間的藍色按鈕「新增廣告活動」來開始。

2. 選擇廣告活動目標:

  • 最常用目標:銷售(Sales)、待開發客戶(Leads)。
  • 給新手的建議:如果是新帳戶或首次投放廣告,建議選擇「銷售」或「待開發客戶」。這能幫助 Google 了解你的主要目標,並利用其內部數據(如行業或競爭對手資料)來優化廣告。
  • 目標區別
  • 銷售:適合電商、零售業。
  • 待開發客戶:適合服務業,例如希望獲得電話洽詢、表單填寫、預約等需要後續跟進的客戶名單。
  • 本次案例:以「離婚律師」服務為例,選擇「待開發客戶」。

3. 設定轉換目標:

  • 如果你已設定好轉換追蹤,可以在此步驟選擇本次廣告活動主要追蹤的轉換動作。
  • 優化建議:可以移除不相關的轉換目標(例如,律師服務移除「加入購物車」)。這樣做的好處是,當你日後使用智慧出價時,系統會更專注在你真正重視的轉換事件上,而這並不會影響帳戶中原有的轉換設定。
  • 如果是新帳戶,此步驟可以先略過。

4. 選擇廣告類型:

  • 本次教學選擇「搜尋廣告」。
  • 接著在「目標達成方式」中選擇「網站造訪」,網站網址可以稍後再填。

5. 廣告活動命名:

  • 命名至關重要:千萬不要使用「搜尋1」、「搜尋2」這類模糊的名稱。當廣告活動數量增加時,清晰的命名方式對於後續的優化與報表分析非常重要。
  • 建議命名格式產品/服務 - 類型 - 序號,例如:「離婚律師-搜尋-1」。

第四部分:廣告活動設定

1. 出價(Bidding):

  • 新帳戶常見的出價策略有四種:盡量爭取轉換、盡量爭取轉換價值、盡量爭取點擊、曝光比重。
  • 新手建議:在廣告帳戶剛起步,缺乏足夠轉換數據時,建議從「盡量爭取點擊」開始。等到累積足夠的轉換數據後,再切換到「盡量爭取轉換」等智慧出價策略。
  • 最高單次點擊出價上限:初期不建議設定。因為廣告還未開始投放,沒有點擊成本(CPC)的數據參考,不好設定具體數字。建議讓系統運行一段時間後再做調整。
  • 獲客:如果沒有現成的顧客名單可提供給 Google,此選項可先不勾選。

2. 廣告聯播網(Networks):

  • 這是新手最容易犯錯導致預算浪費的地方。
  • Google 搜尋夥伴聯播網:在亞洲等市場通常效果不彰,不建議勾選。專注於 Google 搜尋引擎本身就足夠了。
  • Google 多媒體廣告聯播網(GDN)絕對不要勾選。GDN 的性質是主動出擊的圖像廣告,與搜尋廣告的被動搜尋性質完全不同。勾選此項會導致大部分預算被浪費在 GDN 上,且成效不佳。

3. 地區(Location):

  • 可以設定整個國家、特定地區,或是使用「進階搜尋」以半徑範圍來投放(例如:以新光三越為中心,投放方圓 10 公里內)。
  • 地區選項重點:務必將預設的「所在地或興趣」改為「所在地」。
  • 「所在地或興趣」:會投放給身處該地區「或」對該地區感興趣的人。這會涵蓋到非目標區域的用戶(例如對台灣感興趣的外國人),浪費預算。
  • 所在地」:只會投放給目前或經常身在指定地區的使用者,能讓預算更集中。

4. 語言(Languages):

  • 設定原則:語言設定應與你的廣告文案及到達頁網站的語言保持一致
  • 如果有多語言版本,建議另外建立一個新的廣告活動來處理。

5. 目標對象區隔(Audience segments):

  • 這是廣告成功的關鍵之一,選擇合適的目標對象與選擇廣告類型同等重要。
  • 設定模式:請務必選擇「觀察(Observation)」模式。
  • 「觀察」模式不會縮小廣告的觸及範圍,僅是用於收集數據。
  • 好處:日後可以從報表中分析哪些目標對象區隔的表現較好,並針對表現好的受眾增加出價,或排除表現差的受眾。這對後續的智慧出價優化非常有幫助。
  • 如何選擇:可以根據產品/服務的特性,選擇用戶的興趣、意圖或客層,例如婚姻狀態、教育程度、就業情況等。建議可以加入 20-30 個設定。

6. 更多設定:廣告時段(Ad schedule):

  • 如果你的業務有固定的營業時間(如週一至週五,上午9點到下午6點),建議設定廣告只在這些時段放送。
  • 好處:避免在非營業時間,客戶看到廣告卻無法聯繫到你,從而浪費廣告預算與潛在機會。同時,能將預算集中在最有效的時段。

7. AI Max 功能:

  • 這是 Google 的新功能,會自動選擇關鍵字、出價及撰寫文案。但有使用者反映此功能會導致預算消耗過快,且不適用於所有行業。
  • 本次建議:由於已經做好了關鍵字研究與文案準備,因此不建議使用 AI Max,直接跳過此設定。

第五部分:廣告群組、關鍵字與廣告文案

1. 關鍵字設定:

  • 將事先研究好並設定了比對類型的關鍵字列表,直接貼入欄位中。
  • 正確選擇關鍵字比對類型非常重要。

2. 廣告文案設定(回應式搜尋廣告):

  • 到達頁(Final URL):輸入用戶點擊廣告後會到達的網頁。此頁面內容必須與你的關鍵字和廣告文案高度相關。
  • 顯示路徑(Display path):用於提示用戶頁面內容,例如 .../離婚律師/免費諮詢
  • 廣告標題(Headlines)
  • 最少填寫 3 則,最多可填寫 15 則,每則上限 30 個字。
  • 建議:盡量把 15 則標題全部填寫完,讓 Google 有更多素材可以組合測試,找出最佳效果。
  • 圖釘功能:可以將特定標題固定在位置 1、2 或 3。初期不建議使用,應讓系統自動組合測試,除非你已經有數據證明某個標題的點閱率特別好。
  • 說明(Descriptions)
  • 最少填寫 2 則,最多可填寫 4 則,每則上限 90 個繁體中文字。
  • 建議:與標題一樣,盡量填寫完畢,且初期不使用圖釘功能。

3. 素材資源(Assets,舊稱額外資訊):

  • Google Ads 提供約 11 種素材資源類型,如網站連結、摘要等。
  • 強烈建議:盡可能多填寫。雖然素材資源不保證每次都會顯示,但一旦顯示,能讓你的廣告版位變得更大、更顯眼,從而大幅提升點閱率
  • 範例:新增「網站連結」,可以加入「離婚律師」、「成功案例」等連結,引導用戶至特定頁面。

第六部分:預算、審核與發布

1. 預算(Budget):

  • Google Ads 設定的是「每日預算」,不是每月預算。
  • 每月花費不會超過「每日預算 × 30.4天」。
  • 預算估算方式:一個合理的搜尋廣告,每天至少應能帶來 10-20 次點擊。可使用公式 CPC × (10~20) 來估算每日預算區間。為求保守,建議使用研究報告中最貴的關鍵字的平均 CPC 來計算。
  • 可以採用系統建議的預算,也可以自行設定。廣告投放後仍需持續觀察並調整預算。

2. 審核與發布:

  • 設定完成後,會有一個總覽頁面供你檢查所有設定。
  • 點擊「發布廣告活動」後,廣告會進入審核程序。
  • 審核時間:Google 需要 1-2 個工作天來審核廣告,務必預留這段時間。
  • 學習期:廣告開始放送後,系統還需要 3-5 天的學習時間來收集數據並優化效能。

3. 新增與修改廣告群組:

  • 在新的設定流程中,可能不會直接設定廣告群組名稱。發布後,可以回到廣告活動層級,點進去找到剛建立的廣告群組,並將其重新命名(例如:「離婚律師」)。
  • 若要新增其他廣告群組(例如:「子女撫養權」),可在同一個廣告活動內點擊新增,並重複關鍵字與廣告文案的設定步驟。

第七部分:發布後的重要提醒

  • 廣告設定只是開始:真正的挑戰在於後續的數據分析與優化。
  • 持續優化:好的搜尋廣告會隨著企業一同成長。數據越多,不斷調整優化後的效果就會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