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份全面的SEO(搜尋引擎優化)基礎教學與實戰指南,詳細介紹了從SEO、SERP、SEM等基礎概念到Google演算法、關鍵字研究、內容、站內外優化、技術SEO,以及本地SEO與成效週期等所有關鍵環節。
1. 基礎概念
- SEO(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透過優化網站內容、結構、技術,提升在搜尋引擎自然排名的過程。
- 適用範圍:B2B、B2C、服務業、電商。
- 核心價值:增加曝光、流量、品牌知名度與轉換率。
2. SERP組成
- 付費廣告(PPC):Google Ads 關鍵字或購物廣告,按點擊付費。
- 自然排名(SEO):演算法決定,依內容品質、相關性、使用者體驗排序。
3. SEO vs SEM
SEM(Search Engine Marketing):廣義的搜尋引擎行銷,包括SEO與PPC。
差別:
- SEO:長期自然流量,成本低但見效慢。
- PPC:短期快速曝光,需持續付費。
建議:兩者搭配使用,互補行銷效果。
4. 搜尋引擎運作
- 流程:爬取 → 索引 → 排名。
- Googlebot:自動抓取網站資訊。
- 排名依據:內容品質、相關性、使用者體驗。
5. Google演算法與原則
核心更新:熊貓、企鵝、蜂鳥、RankBrain、SpamBrain。
趨勢:提升使用者體驗,打擊垃圾內容。
重點規範:
- YMYL(Your Money Your Life):金融、健康等高風險主題嚴格審查。
- EEAT:專業性(Expertise)、經驗(Experience)、權威性(Authoritativeness)、可信度(Trustworthiness)。
6. 搜尋意圖分類
- 資訊型(Informational)
- 商業型(Commercial)
- 交易型(Transactional)
- 導航型(Navigational)
7. SEO操作方法
- 白帽SEO:依Google指引,注重內容與使用者體驗(推薦)。
- 黑帽SEO:關鍵字堆砌、購買連結、抄襲(高風險)。
- 灰帽SEO:規範邊緣手法,短期有效但不穩定。
8. SEO自學指南
核心思維:數據驅動、使用者導向。
操作步驟:
- 明確受眾 → 確定關鍵字策略。
- 優化結構 → 方便爬蟲理解內容。
- 建立高質量內容 → 滿足搜尋意圖。
- 持續監測 → 根據數據調整。
9. 關鍵字研究
- 作用:決定搜尋流量來源。
- 工具:Google Keyword Planner、Search Console、第三方工具。
- 策略:主關鍵字+長尾關鍵字+同義詞。
10. 內容創作
- 一主題一主要關鍵字,多個次要關鍵字支撐。
- 架構:標題(H1-H4)、分點、圖片、多媒體。
- 原則:有價值、可讀性高、貼近搜尋意圖。
11. On-Page SEO(站內)
- URL簡潔有描述性,包含關鍵字。
- Meta Title/Description:唯一、簡短、含關鍵字。
- 內部連結:引導Google理解內容架構。
- 圖片SEO:加ALT文字,避免過大檔案。
12. Off-Page SEO(站外)
- 外部連結(Backlinks):高品質且自然。
- 社群曝光:品牌信號,間接影響排名。
13. 技術SEO
核心項目:
- Sitemap、Schema、Canonical、301/404轉址。
- HTTPS安全性。
- 行動裝置友善、頁面加載速度。
目標:讓Google能正確爬取、索引並呈現內容。
14. 本地SEO
- 適合實體店家、服務業。
- 重點:Google我的商家、在地評論、正面評價。
- 特性:搜尋結果區域化,影響實體到店轉換。
15. SEO成效週期
- 見效時間:通常 3–6 個月。
- 初期速度慢,長期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