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電商新手的 Google 購物廣告 實戰指南,強調購物廣告是測試產品收集數據的最快途徑,詳細說明了購物廣告的運作原理(依據 Merchant Center 商品資料匹配關鍵字),並指導新手應避免 PMAX優化商品資料品質切換至專家模式,最後提供了標準購物廣告的完整設定步驟和點擊率 (CTR)轉換率 (CR) 兩大核心優化指標的判斷與改善方向。

一、為何電商需要投放購物廣告?

  • 賣產品必投:所有做電商的人都知道要賣產品就是投購物廣告。
  • 直覺性高:購物廣告有圖有價格,非常直覺,就像超市一樣,容易吸引人購買。
  • 最快回饋的廣告類型:購物廣告能最快給你回饋。
  • 測試商品和累積數據:購物廣告不僅能幫你測試商品,更能幫你打好基礎,收集更多數據,以便之後使用更多廣告類型。
  • 潛在客戶導向:當用戶在 Google 上搜尋產品(例如「木製冰淇淋玩具」)時,購物廣告會顯示圖片和價格,出現在搜尋結果上,這代表看到廣告的人已經是你的潛在客戶,因為他們已主動在尋找產品。
  • 快速評估兩大重點
    1. 廣告吸引力:你的產品標題、圖片、價格(文案與出價)是否吸引人點擊。
    2. 網站轉換能力:你的網站和產品頁面是否能將點擊轉換為訂單(著陸頁表現)。
  • 購物廣告與搜尋廣告同等重要:多數情況下,建議從購物廣告和搜尋廣告開始投放。

二、購物廣告與搜尋廣告的運作原理差異

  • 搜尋廣告:由廣告主自己設定關鍵字,決定哪些搜尋字詞會觸發廣告。
  • 購物廣告關鍵字並非由廣告主設定。Google 會透過 Merchant Center 裡的商品資料(產品標題、產品描述、圖片、價格)來比對使用者的搜尋字詞,決定是否展示廣告。

三、新手常見的陷阱與優化方向

  • 錯誤認知:很多人覺得購物廣告沒用,其實是「不了解購物廣告的遊戲規則」。
  • PMAX(最高成效廣告)的風險
    • Google 可能會推薦使用 PMAX,聲稱 AI 能自動找到客戶。
    • AI 需要時間學習,對於新手來說,三個月左右的燒錢期可能「受不了」。
    • 建議新手先從標準購物廣告開始,收集數據後再餵給 AI,縮短學習過程。
  • 商品資料品質是關鍵
    • 許多人效果不好的原因,是商品標題和描述寫得太簡單
    • 範例:如果只寫「冰淇淋車」,Google 可能將廣告顯示給搜尋「冰淇淋機器」的人,導致無效點擊。
    • 優化建議:商品標題和描述應包含清晰說明、清晰圖片,以及消費者可能搜尋的字詞
  • 廣告學習週期
    • 新廣告一定有學習週期,Google AI 需要時間學習哪些人會購買產品。
    • 至少給予一到兩週時間累積數據判斷,不要跑三到五天沒訂單就急著關掉。

四、Google Ads 帳號設定

  • 智慧型廣告模式問題:新 Google 帳號可能預設進入智慧型廣告設定,其設定選項少,控制度低。
  • 切換至專家模式強烈建議在一開始註冊帳號時就切換到專家模式
    • 只有專家模式才能看到 Google Ads 後台,並進行詳細設定。
  • 切換步驟
    1. 在建立第一個廣告活動(智慧型廣告)的對話框中,點擊藍色按鈕進入詳情頁面。
    2. 尋找「專家模式」的切換按鈕(位置和順序會經常變化,需留意)。
    3. 或者,在設定廣告目標時,選擇下方的「如果還沒準備好推出廣告活動,可以只設定帳戶」選項,即可進入專家模式。

五、設定購物廣告的步驟

  1. 連接 Merchant Center

    • 在 Google Ads 後台,到「工具」選擇「資料管理工具」,確認已連接 Google Merchant Center (以及 GA4, GNB)。
  2. 建立新的廣告活動

    • 點選「加號」建立廣告活動。
  3. 選擇廣告目標

    • 對於電商銷售產品,建議選擇 「銷售」 目標(提升網路、應用程式、電話或實體店家等通路的銷售量)。
    • 如果希望看到所有廣告類型,可選「不依據廣告指引建立活動」。
  4. 轉換設定

    • 如果尚未設定轉換動作,此步驟可先跳過。
  5. 選擇廣告類型

    • 選擇 「購物廣告」
  6. 選擇標準購物廣告活動

    • 系統可能會建議使用 PMAX,但建議選擇 「標準購物廣告活動」
    • 標準購物廣告可讓你自行挑選產品、出價策略和目標,掌控程度最高。
  7. 廣告名稱

    • 建議輸入清晰的名稱,例如:產品名稱 + 廣告類型 + 編號 (e.g., 產品_購物_一)。
  8. 出價策略

    • 全新帳戶不建議選用「目標投資報酬率 (Target ROAS)」,因為系統沒有過往數據可參考。
    • 建議優先選擇 「盡量爭取點擊」「手動單次點擊出價 (Manual CPC)」
  9. 預算設定

    • 參考要銷售產品的關鍵字 CPC(單次點擊成本)。
    • 按照每天至少 20 到 30 個點擊來預估日預算。
    • 範例:產品單次點擊為 10 港幣,則每天預算約 300 港幣。
  10. 指定目標(重要!)

    • 搜尋聯播網:建議集中在 Google 搜尋引擎上,不勾選其他聯播網,將預算集中在 Google。
    • 地區:確認廣告投放地區 (e.g., 香港)。
    • 地區選項選擇「所在地區」(目前或經常身在指定地區的使用者)。
      • 避免選擇「感興趣的人」,因為這可能包含對該地區感興趣但並非目標客戶的人。
  11. 廣告群組

    • 為廣告群組命名 (e.g., 廣告群組_一_產品名稱)。
    • 輸入出價,同樣可參考 Google Keyword Planner 的 CPC (e.g., 10 港幣/點擊)。
    • 建立廣告活動。
  12. 選擇要推廣的產品

    • 系統有時會默認所有 Merchant Center 的產品。
    • 進入廣告活動 -> 廣告 -> 商品群組
    • 點擊右方的筆進行修改,選擇需要推廣的特定產品。
    • 如果不需要編輯出價,可按「不出價就儲存」。

六、廣告投放後的判斷與優化指標

  • 學習期:新廣告需要至少一到兩週的學習期來累積數據,AI 才能判斷哪些人會購買產品。

  • 兩大重要指標

    1. 點擊率 (CTR)

      • 定義:看你的廣告能不能吸引人點進來。
      • 全美電商平均 CTR:約 0.9%。
      • 判斷:如果你的 CTR 不到 1%,代表廣告根本不吸引人。
      • 可能問題及優化方向
        • 產品標題:寫得太模糊,或沒有包含消費者常用的搜尋關鍵字。
        • 產品圖片:不夠清晰、不夠專業,或沒有凸顯商品特色。
        • 購物廣告不像搜尋廣告有文案,消費者多數是第一眼看圖和標題。
    2. 轉換率 (Conversion Rate)

      • 定義:看你能不能把人留住並成交。
      • 全美電商平均轉換率:約 3%(即 100 個點擊中約有 3 個下單)。
      • 判斷:如果轉換率低於此標準,問題可能不在廣告本身。
      • 可能問題及優化方向
        • 網站問題:網站設計不夠直覺,特別是手機版操作不佳。
        • 產品資訊:商品資訊不完整,讓人不敢買。
        • 結帳流程:太複雜。
        • 付款方式:太少。
        • 價格/優惠:缺乏競爭力 (e.g., 競爭對手包郵但你沒有包,導致消費者成本高,不選擇你的比例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