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 Podcast 雖面臨缺乏公開數據成效不穩的挑戰,但因聽眾黏著度高仍在成長;傳統合作模式包括口播、業配與專訪,而最新形式動態插播廣告 (DAI) 則透過演算法鎖定受眾並以曝光次數計費,解決了選人和審稿問題,非常適合品牌快速打知名度,例如像路隊長這類鎖定27-35 歲高消費力白領女性的龍頭節目,就非常適合進行女性與旅遊相關商品的合作。

  • 台灣 Podcast 發展現況與挑戰:

    • 2020 年是台灣的 Podcast 元年。
    • 經過兩年,Podcast 的收聽下載量年增 200%。
    • 節目檔數累積到破萬.
    • 然而,廣告合作熱度似乎沒有跟著增加,資源更集中於少數大型創作者 (大者恆大)。
    • 主要發展問題有兩點:
      • 缺乏公開數據參考:不像 YouTube 有觀看數、FB/IG 有按讚數等,Podcast 看不到節目被聽了多少次,導致客戶在投放預算時難以評估,傾向從排行榜或知名創作者下手,中小創作者內容再好也曝光有限。
      • 成效像雲霄飛車:沒有數據依據時,成效難以預測. Podcast 一次爆紅的帶貨成功案例 (如股癌與眠豆腐) 讓許多客戶想嘗試,但並非所有創作者或節目都適合或能達到同樣的帶貨效果. 缺乏數據導致帶貨成為客戶唯一可追蹤的指標,忽略了媒體的其他功能.
    • 儘管有挑戰,Podcast 是一個發展不錯且仍在成長的媒體,聽眾黏著度很高. 平均一集 36 分鐘的內容完成率高達 60~80%,遠高於 YouTube 的 40%.
  • 品牌在 Podcast 上的合作方式 (傳統):

    • 口播廣告:Podcaster 在節目中介紹產品,時間約 30-60 秒,位置可在開頭、中段或結尾,文案由品牌提供.
    • 業配廣告:Podcaster 分享產品資訊,時間較長 (約 3-5 分鐘),可更充分講述,創作者可依聽眾喜好調整闡述方式和語氣,需討論腳本和 re 稿.
    • 專訪節目:品牌方上 Podcaster 的節目,透過訪問帶出產品特色、經營理念等,時間通常 30 分鐘以上,費用較高.
  • Podcast 最新廣告形式:動態插播廣告 (Dynamic Ad Insertion - DAI)

    • 由 Firstory 和 KKBOX 合作推出.
    • 目標是解決前面提到的數據問題、大者恆大、資源集中和成效不穩定的問題.
    • 系統透過演算機制,讓創作者授權過去的單集節目,進行廣告投放.
    • 特色:
      • 不可略過:廣告一定會被聽見.
      • 可鎖定受眾:類似精準廣告,品牌可選擇目標受眾輪廓,系統會媒合符合條件的節目並自動遞送廣告.
      • 主打曝光和觸及:以收聽次數計費 (如買 50 萬或 100 萬次收聽).
      • 非常適合打知名度、做曝光、快速觸及的行銷宣傳需求.
      • 優點:不用選人、不用審稿.
    • 運作方式聽起來很像 YouTube 的串流廣告.
  • 創作者推薦:路隊長 (好女人的情場攻略)

    • 從 2020 年 3 月開播,已播出 500 集,邀請超過 100 位來賓,不重複下載數突破 500 萬次.
    • 主持風格輕鬆自然,邀請不同領域來賓分享兩性觀點.
    • 節目主要針對女性聽眾,是台灣兩性熱門主題的龍頭節目.
    • 連續兩年獲得 KKBOX 年度百大風雲榜.
    • 主要受眾:27-35 歲未婚白領女性,職場工作有成,獨立自主,經濟條件充足,不受婚姻束縛,愛打扮.
    • 適合合作客戶:各種女性商品 (化妝品、保養品、服飾). 旅遊商品也適合,因其受眾經濟條件好且有自由支配的時間,可能與姐妹度假或在旅途中尋找新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