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詳述通用 GA 中透過目標網址、時間/頁數、事件等方式設定業務相關轉換目標的邏輯與步驟,並解析智慧目標親臨門市電子商務這三種特殊轉換的應用與差異。

  • Universal Analytics (通用 GA) 中設定轉換的方法。
  • 轉換必須是與實際業務相關的重要指標,能直接影響業績的增減,值得設定為轉換目標。不痛不癢的動作可設為事件觀察。
  • 通用 GA 中的轉換設定方法:
    • 目標網址 (Thank you page):最典型且最常用的方法。將最終轉換頁面的網址輸入設定中即可。抵達該頁面即視為轉換。
      • 價值 (Value) 欄位:建議為每個轉換設定價值,即使估算固定數字 (如 100 或 1),以顯示網頁價值、計算轉換率和使用者效期價值。
      • 程序 (Funnel) 欄位:目標網址轉換獨有的設定。可設定轉換前的頁面步驟,查看使用者在哪一步驟放棄。非常重要的設定,用於分析流失率。如果轉換流程是分頁進行,建議設定程序步驟。轉換流程通常越短越好,但可根據業務需求分頁以便分析使用者決策流程。
    • 時間長度與瀏覽頁數 (Duration and Pages/Session):GA 將這兩者拆分成兩個獨立目標設定。常用於內容網站或發布商 (Publisher),其收入與 AdSense/Ad Exchange 連結相關。也可衡量使用者在網站停留時間,例如因法規不能線上銷售的藥品資訊網站,可設定工作階段時間長度大於某個秒數為轉換。
    • 事件 (Events):目前最常用的方法,自由度最高。可使用變數定義值。透過設定事件的層級 (事件類別、動作、標籤、價值),可建立轉換。當設定的事件發生時,轉換即成立。用於非目標網頁瀏覽或停留時間計算的轉換,如按鈕點擊、表單填寫。
    • 智慧目標 (Smart Goals):不屬於 GA 的自訂轉換。由 Google 發明,利用連結 Google Ads 並開啟自動標記、累積足夠數據的流量作為母體來判斷。GA 官方說明是取 Google Ads 導入流量中品質最高的前 5% 流量。只要符合這個流量品質的造訪,就算作智慧目標。
      • 用途:用於沒有明確轉換目標的網站 (如線上 DM)。或協助有 GA 轉換的網站發現即將轉換的高品質潛在顧客。可將達成智慧目標的使用者做成目標對象,用於 Google Ads 再行銷,通常轉換率不錯。
    • 親臨門市 (Store Visits):連結 Google Ads 後可解鎖的轉換。打通門檻比智慧目標高。需要 Google Ads 也連結 GMB (我的商家) 並打通在地訊號。此功能仍在 Beta 階段,數字只能在通用 GA 報表中看到,目前主要用於觀察。理論上指到過客戶門市的使用者。可用來對照同時到過網站與門市的使用者佔比。GA 數字與客戶實際來店人數常有差距,因此修辭認為資料純參考價值不高。認為問題不在技術,而在於 Google 並未公開驗證方法及追蹤細節,不夠透明。
  • 通用 GA 每個資料檢視 (Data View) 都需要設定轉換,轉換才會顯示在對應報表中。應為每個資料檢視設定轉換,以免缺乏目標數字。
  • 每個資料檢視最多可設定 20 個轉換目標。設定錯誤可修改,但修改後數據會繼承修改前的累積。需小心修改設定。
  • 驗證目標 (Verify this goal) 欄位:設定好轉換後,建議點擊此功能。GA 會檢索過去 7 天歷史資料,顯示轉換被成功監測的可能性。對於事件設定轉換尤其有幫助,可協助分析師找到設定問題。
  • GA 電子商務 (GA E-commerce):是完全不同的資料層次和轉換類型。資料層級多了一個「產品」層次。一次購物流程中可能有多筆交易、多件產品,涉及物流、退貨等逆金流問題。
    • 電子商務轉換計算方式:不計算「發生轉換的工作階段數」,而是計算交易 ID (Transaction ID)。每一筆交易 ID 都獨立計算為一筆轉換。
    • 導入電子商務:需要依照 Google 開發人員參考指南埋入特定 GA 程式碼。即使是開店平台通常也支援標準化框架,容易導入。
    • 電子商務事件:包含購物車、產品名稱、價格、數量、SKU 等。
    • 加強型電子商務 (Enhanced E-commerce):升級版電子商務。腳本擴充,追蹤範圍更廣,從產品曝光、使用者考量到最終購買的所有事件。提供「購物行為報表」和「結帳流程報表」等更詳細的報告。通常建議直接導入加強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