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像展示型廣告從鎖定版位到鎖定受眾的演進,詳述程序化廣告交易中聯播網、Ad Exchange、DSP、SSP等關鍵環節與邏輯。

  • 展示型廣告是數位廣告的起點 (Banner 橫幅廣告)。隨著技術演進,從包版位變成包 TA。
  • 廣義展示型廣告包括文字廣告、蓋板、原生廣告、影音廣告等搜尋關鍵字以外的廣告。本集以 banner 圖像廣告為主說明投放方式、交易邏輯、受眾設定。
  • 廣告交易兩個重要概念:聯播網 (Ad network) 和廣告交易市場 (Ad exchange)
  • 歷史演變:早期各單一媒體/聯播網獨立,購買條件不同,買家需手動整合。
  • Google 扮演整合者角色,透過 Google Adsense (供應方平台 SSP) 將內容提供者加入 Google 聯播網。Google Adsense 提供網站版位安排和 UI/UX 建議。
  • 台灣聯播網早期四大天王:Google, Yahoo!, 酷比, Clickforce。Yahoo! 早期獨佔版位。
  • 透過 Google Adwords (現稱 Google Ads,Adsense 專屬平台) 操作,開始普及使用受眾投放廣告概念。
  • Ad Exchange (廣告交易市場):2015 年後慢慢普及於台灣。是跨聯播網、跨網站、跨廣告購買平台的自由交易市場。撮合即時競價的需求方和供應方。著名系統如 Google Ad Manager (整合 DFP, AdX)。
  • Ad Exchange 的出現讓選擇聯播網/版位不再是限制。流行只鎖定 TA 不指定網站
  • AdSense vs Ad Exchange:
    • AdSense:Google 自產自銷。
    • Ad Exchange:跨聯播網交易市場。
  • Inventory (庫存):Ad Exchange 上可交易的廣告競價版位或 TA 曝光機會
  • DSP (需求方平台):代表廣告主在多個 Ad Exchange 買廣告的交易工具。Google 的 DSP 俗稱 DV360。其他如 Verizon DSP (Yahoo!), The Trade Desk, Criteo。
  • SSP (供應方平台):整合多個聯播網或網站流量變現工具。Google Ad Manager 是代表性工具。其他如 Open X, Appnexus, BrightRoll。SSP 開發者常同時開發 Ad Exchange。
  • 廣告交易相關名詞速覽 (很多 P):Publisher, Ad Network, Google Adsense, Google Ads, Ad Exchange, DSP, SSP, Inventory。
  • 最簡單理解:廣告交易分買方 (客戶, DSP)、賣方 (內容提供者, SSP)、仲介方 (Ad Exchange)。
  • 擁有數據優化概念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