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址 (URL) 是網站的獨特地址,由HTTPS 通訊協定、網域 (Domain) 及路徑 (Path) 組成,其中網址參數 (?) 則用於動態內容篩選;在數位行銷中,UTM 追蹤參數對於衡量流量來源至關重要,但需搭配網頁上的 GA 追蹤碼,並可透過短連結或廣告平台的自動追蹤尾碼進行管理,最終可參考 深層連結 (Deep Linking) 的智能導向概念來優化網站內部的連結佈局。
- 核心概念:
- 網址 (URL) 是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的縮寫,意為「統一資源定位器」。它像網站的地址,用於找到網頁中的內容。每個網址都是獨一無二的。
- 網址基本結構:
- 通訊協定 (Protocol): 開頭部分,常見的有 HTTP 和 HTTPS。
- HTTPS 帶有 SSL 加密,能將使用者與網站互動過程編碼,更安全,資料存放在第一方 Cookie 中。
- HTTP 無加密,互動過程對第三方透明,不安全。
- HTTPS 的重要性: Google 在 SEO 上給予較高評級。Facebook 也傾向推廣加密網站連結。對網站在大平台和搜尋中的呈現很重要。
- 網域 (Domain): 網站名稱。
- 子網域 (Subdomain): 如 www., blog, ec 等,用於網站內部分類或分組。
- 主網域 (Domain): 如 wordpress, carat,透過 DNS 授權申請,取代難記的 IP 位置。DNS 服務像 IP 與網址之間的翻譯工具。
- 頂級網域 (TLD): 如 .com (盈利公司)、.gov (政府機關)、.edu (教育機構)、.tw (地區)。.gov 和 .edu 因具公信力,在 Google SEO 中評級較高。
- 路徑 (Path) /: 斜線後的部分,表示網站內部資料夾結構。需要將內容有條理分類才能使用。
- 通訊協定 (Protocol): 開頭部分,常見的有 HTTP 和 HTTPS。
- 網址參數 (URL parameters): 網址中問號 (?) 後面的文字。
- 用途: 透過程式呼叫伺服器,根據參數值生成或篩選內容。比路徑更靈活,常用於動態或大量更新的內容 (如搜尋結果、產品頁面)。
- 語法: 開頭為 ?,多個參數用 & 連接。參數之間平等,順序不影響。常見錯誤是 ? 或 & 使用不對,或將 # 錨點放在參數前。
- 格式: 參數為「索引=值」,如 ?q=凱絡媒體 中的 q=凱絡媒體。
- 追蹤參數:
- UTM 參數: Google Analytics 的標準參數,用於記錄流量來源媒介等資訊。必須與網頁上的 GA 追蹤碼互動。在沒有你 GA 碼的網站 (如 MOMO 商城、FB 貼文後) 加 UTM 無法收集資料。
- 短連結: 縮短網址長度,常用於文案美觀。
- 追蹤原理: 透過短連結平台商的第三方網域轉址,平台商記錄點擊次數、裝置、地區等基本資訊。資料存在平台商的工具中。
- 搭配 UTM 追蹤: 必須在縮短前就將 GA 的 UTM 參數加到原始長網址上,再進行縮短。
- 缺點: 過程繁瑣;部分使用者可能因資安疑慮不願點擊短連結。
- 廣告平台的連結追蹤尾碼功能: 在廣告系統設定參數,點擊廣告時系統會自動將參數加到原始連結後。顯示的連結乾淨,又能自動化追蹤。
- App 與網站的差異: 網站有 URL,App 主要只有事件和畫面。
- 深層連結 (Deep Linking): 廣義上是連結到 App 內部特定頁面的連結。實際運作更複雜,能根據使用者裝置、狀態、廣告主目標智能導向 (如導向 App Store 下載或網頁)。能依使用者歷程推薦最適合的轉換目標。
- 網站內部優化: 網頁內部連結的佈局,可參考深層連結的智能導向概念 (如 EC 依庫存推薦商品、為登入使用者推薦偏好商品),提升轉換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