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Tuber 是結合動漫外觀與中之人的虛實整合體,其核心在於透過 YouTube/Twitch 直播和 X 社交互動與觀眾建立深厚關係;台灣市場粉絲規模龐大且黏著度高(已非小眾),品牌可將其視為代言人,應用於 TVCF、實體公關活動、語音商品及連名周邊等多元行銷策略。
- 什麼是 VTuber
- VTuber 是一個結合動漫人物外觀、真人的個性與聲音的虛實整合體。
- 外表透過 2D 或 3D 模型設計,呈現動漫人物風格。
- 背後綁定一個真人,稱為中之人。
- 中之人透過攝影機和動作捕捉軟體,賦予動畫形象真實的表現與個性。
- VTuber 主要活動平台
- 直播平台:YouTube 和 Twitch。可透過直播與粉絲直接互動,發表單曲、MV、短影音。
- 社交平台:現在的 X (以前的 Twitter)。發布圖文貼文,分享日常生活,轉發喜歡的東西,更全面地與粉絲互動。
- VTuber 的核心特點
- 非常注重與觀眾的互動和關係建立。
- 會大量、常態性地在社群上轉發、留言、互動,建立人設與個性,鞏固粉絲基礎。
- 與台灣品牌客戶不同的是,VTuber 在 X 上的經營較多。
- VTuber 的生態詞彙
- 畢業:指 VTuber 的角色、外皮和頻道停止更新。
- 轉生:指中之人決定再次活動,重新打造一個外皮,賦予新名字、人設,在全新頻道開播。
- 粉絲對轉生的態度
- 許多粉絲認為 VTuber 的本體包含外皮、個性、事業觀和中之人。
- 轉生後可能因聲線被認出或比對出是舊角色。
- 大多數粉絲會保持對人物的尊重,避免直接點破或過度討論。這是對轉生前後粉絲的尊重。
- 轉生有種「生死輪迴」的概念。
- 台灣 VTuber 市場現況
- 目前訂閱人數在 YouTube 一萬門檻以上的活動 VTuber 約有三百多人。
- 台灣 VTuber 近年已培養出自己的受眾族群,出現很多有特色的創作者。
- 粉絲的規模與黏著度 (不能被小看)
- 「烤肉」與「切片」頻道 (精華剪輯) 的總流量,甚至可能高於 VTuber 本尊該則直播的流量。
- 「熟肉」頻道 (同語系,如繁體中文) 的流量總和,可能超過 VTuber 本人全球直播觀看數據,顯示當地粉絲數量龐大。
- 單日見面會活動,約 3000 個位置高速完售是常態 (類似秒殺 TICC)。
- 單日路跑活動可湧入 5000 個粉絲參與。
- 付費實體活動的高參與人數推估出粉絲規模與黏著度很高。
- VTuber 的受眾
- 傳統「宅宅」已長大,成為社會主流。
- 這裡的「宅宅」指心理層面喜歡動漫、遊戲的人。
- 這群人非常龐大且廣泛,已經是現在的主流,品牌不需擔心是小眾。
- VTuber 的行銷應用案例
- 視覺素材:適合操作 TVCF、短影音素材搭配洗腦歌。
- 實體活動:公關活動台上可放等身螢幕 VTuber (搭配真人翻譯主持人/CEO互動)。吸引眼球,彰顯品牌結合元宇宙、二次元、虛實整合,致力於品牌年輕化與探索新科技。
- 語音類產品:如 ASMR 語音商品 (璐洛洛案例,付費購買,有對話感)。可與客戶商品搭配推出 (如汽車導航語音包)。
- 商品合作:
- 連鎖餐廳/通路:搭配角色立牌 (壽司郎案例)。
- 伊藤洋華堂:推出咖哩包內附隨機卡片 (與 hololive 星街彗星合作,9萬包一天賣完)。
- 商品直接變周邊:角色聯名香水 (彩虹社案例)。
- 建議採用類似代言人的方式操作,觀察較長週期。
- 與 VTuber 合作的心魔/迷思
- 迷思:認為只受宅男宅女喜歡,是小眾。
- 現實:活動參與人數與粉絲規模證明受眾廣泛且已是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