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勞」是現代人長期透支、消耗過度導致的根本虧損,中醫經方透過辨證用藥,能從脾胃、氣血到五臟全面調理,恢復正氣、改善疲勞與亞健康。
以下為精簡筆記
現代人常喊「累」,睡再久也疲憊,檢查卻一切正常,西醫稱之為「亞健康」,而中醫早在《金匱要略》就有明確定義,這就是「虛勞」。
虛,代表能量不足,本金虧損;勞,表示過度透支。當脾胃無法供應足夠氣血,五臟逐漸空虛,免疫力下降,便容易感冒、腫瘤叢生。
治療虛勞,中醫講究辨證:
小建中湯:補脾胃、陰陽雙補,適合脾胃虛寒、腹痛、心悸、陰虛火旺者。
黃耆建中湯:在小建中湯基礎上加黃耆,強化衛氣,適合虛弱易感冒的人。
薯蕷丸:涵蓋二十一味藥,氣血陰陽全補,專治大病後、化療後極度虛弱者。
虛勞不可亂補,辨清臟腑虛損與陰陽偏差,方能藥到病除。經方的價值不在暫時壓症,而是從根本扶正,重建身體陰陽平衡。
在高壓、熬夜、過勞的時代,幾乎人人都有虛勞傾向。理解經方智慧,能幫助自己與親友走出「累」的迷霧,找回真正的健康。
以下內容為倪海廈語音檔文
今天講,虛勞。 現在的人最常掛嘴邊的一個字就是,累。 問他哪裡不舒服,也說不上來,就是累, 睡10小時,12小時,起來還是累, 一天喝三杯,五杯咖啡,眼睛還是張不開, 腦袋像一團漿糊。 去看西醫,給你貼個標籤叫做亞健康, 抽血,驗尿,照X光什麼都查, 報告出來一片紅字都沒有,一切正常, 西醫說你沒病,但是你就是難過的要死。
這狀況,在中華文化幾千年智慧裡, 醫聖張仲景的金匱要略,寫得清楚, 叫做-「虛勞」 什麼叫做虛勞?
虛-就是不夠了,虧掉了, 勞-就是你用太多了,消耗過度了。 身體裡面的能量,物質, 像銀行存款一樣, 你每天賺的錢, 後天脾胃吸收的營養,不夠你花, 日常消耗,時間久了,本金就虧出去了,這就是虛了。 你再一直透支,拼命的去消耗,這就是勞, 所以虛勞合在一起,你的根本已經被掏空, 而且你還在不斷的往外掏, 這個問題嚴重不嚴重?非常嚴重, 不要以為只是累而已, 所有的重病,絕症根源, 常常就是從虛勞來。
一間房子地基都掏空,樑柱也蛀掉, 風一吹雨一打就垮掉。 人體也是一樣道理, 當你五臟六腑都虛的時候, 你的抵抗力,你的免疫系統在哪裡? 根本沒有了,所以外面一點風寒,一點病毒, 人家沒事,你就中獎。 身體裡面,一些不正常的細胞, 本來我們身體有能力可以清除它, 現在正氣一虛,邪氣就做大, 腫瘤,癌症這些東西,不就是這樣來的嗎?
很多人一聽到虛,就想到補, 氣虛,去買點人參來吃, 血虛,去買點阿膠當歸來燉, 這個觀念不能說錯,但是膚淺, 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中醫看事情,從來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你補要補在哪裡?是哪個臟腑虛? 肝虛?心虛?脾虛?肺虛?還是腎虛? 這五個臟功能不一樣,虛的症狀也不一樣 用的藥更是天差地別。
你還要再問深一層, 同樣是肝虛,你是肝陰虛?還是肝陽虛? 同樣是腎虛,你是腎陰虛?還是腎陽虛? 陰陽搞錯了,那你不是補,是在火上澆油,越補越糟糕。
比如說,一個人口乾舌燥,手心腳心發熱,晚上睡覺盜汗, 這是陰虛有火的標準症狀, 結果你一看他累,以為是陽虛, 給他吃一堆鹿茸,附子,乾姜, 這些大熱的藥下去, 那不是把他身體裡面的那點津液都烤乾? 病人吃了不但不會好,可能還會開始流鼻血,嘴巴破, 睡不著覺,整個人要抓狂。 這就是你辯證錯誤,陰陽沒分清楚。 所以,不要再自己當醫生,亂補一通, 要找專業的經方家,幫你辯證論治, 才能把虧空的根本給補回來。
醫聖張仲景的金匱要略, 血閉虛勞病脈證並治第六,這一篇裡面, 給了我們一整套完整的治療虛勞的思路和方記, 這一篇是寶庫,要讀的滾瓜爛熟。 張仲景告訴我們, 虛勞這個病,牽涉到人體所有的臟腑是非常複雜, 他開出來的方子,考慮的都非常周全, 講到虛勞,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方子就是小建中湯, 這個方子大家都很熟悉, 桂枝,芍藥,生薑,大棗,甘草, 外面再加個麥芽糖,也就是膠胰, 這個方子是幹什麼的? 建中,建立中焦,中焦是什麼? 就是我們的脾胃系統, 脾胃是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 我們吃下去的東西,要靠脾胃消化吸收, 轉化成我們可用的氣血,津液, 然後輸送到全身去, 如果你的脾胃功能虛弱, 這個中就建立不起來, 你吃再多好東西,身體也吸收不了, 所以小建中湯就是強化脾胃功能, 它的組成,桂枝跟生薑,辛肝發散, 可以把脾胃的陽氣振奮起來, 芍藥配甘草,酸甘化陰, 可以滋養脾胃的陰液, 大棗跟膠胰,甘甜入脾,直接補脾。 所以他是一個陰陽雙補, 剛柔並濟的好方子。
什麼樣的人適合吃小建中湯? 金匱要略的條文寫得很清楚, 虛勞裡急,悸衄,腹中痛, 夢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煩熱,咽乾口燥。
裡急,就是肚子裡面常常會痛, 這個痛是那種隱隱作痛, 喜溫洗按,用個熱水來敷一下, 或者用手揉一揉,會覺得比較舒服, 這就是虛寒性的腹痛。
悸,就是心悸,老是覺得心慌慌的。 衄,就是容易流鼻血。 夢失精,男生容易夢遺。 四肢酸疼,不是那種很劇烈的痛, 而是酸軟無力的感覺。 手足煩熱,咽乾口燥。 這就出現陰虛症狀。
張仲景一個方子裡面把寒熱, 虛實都考慮進去,這個病人, 他基本上是個脾胃虛寒的底子, 所以會腹痛,喜歡溫暖的東西, 但是因為虛久了,陰液也跟著耗損, 所以又會出現手腳心發熱,口乾舌燥。 這些虛熱的現象,小建中湯下去, 一邊溫中補虛,一邊滋養陰液, 這個陰陽的不平衡,就慢慢的調回來。
小孩子,長得瘦乾,,臉色黃的,不喜吃飯, 整天喊肚子痛,其實很多都是,小建中湯證, 你給他吃一段時間的小建中湯, 他的脾胃功能一恢復,胃口一開, 臉色自然就紅潤起來,人也長肉。 這個方子,不治大人的虛勞, 對小孩子的體質調理效果也非常好。
張仲景又給一個方子叫做「黃耆建中湯」, 這個方子更簡單,在小建中湯的基礎上, 再加一味藥,黃耆, 經方就是這麼精簡, 加一味藥,他的組織方向就變了, 黃耆這味藥,他是幹什麼的? 補氣第一名的藥, 尤其擅長補肺氣, 補我們身體表層的衛氣。
什麼是衛氣? 衛氣就是我們身體的第一道防線, 像國家的軍隊一樣, 在我們皮膚表面巡邏, 抵抗外來的邪氣, 如果你的衛氣很充足, 那風寒暑濕這些東西, 就不容易侵犯你。 反過來說,如果你的衛氣很虛弱, 那你的國防就空虛, 隨便一點風吹草動,你就感冒, 辦公室裡面有人打個噴嚏, 別人沒事,第二天你就喉嚨痛流鼻水, 這種人我們就說他表虛。
黃耆建中湯適合什麼樣的人? 就是這個人不但有小建中湯症的虛勞症狀, 比如說疲勞,腹痛,心悸等等, 他還有一個很突出的特點,就是容易感冒。 我們常講,玉瓶風散, 也是用黃耆來固表,但是玉瓶風散, 比較偏向於單純的衛氣虛, 而黃耆建中湯,是用在裡虛更嚴重的基礎上。
這個人是中焦脾胃已經虛掉, 根本生化氣血的功能不足, 所以他衛氣的來源也斷掉。 因此光是固表還不夠, 必須要把他的中建立起來, 讓他自己能夠源源不斷的產生衛氣, 這才是治本的方法。
張仲景的思路, 先用小建中湯把裡面的脾胃固好,這是根本, 然後再加一味黃耆,把外面的防衛系統也加固, 內外兼顧,這個人虧虛的狀態, 才能真正的被扭轉。
臨床上很多病人,常年累月就是感冒不斷, 看西醫就是抗生素, 吃到後來身體越來越差,越來越虛, 這種病人,你只要辯證準確, 是黃耆劍中湯證,給副藥下去, 不但感冒好了,整個人的精神體力都會好起來, 而且你會發現,他接下來好幾年都不會再感冒, 這就是經方的力量。
他不是只看你眼前的症狀, 是從根本上改變你的體質, 講完了小建中湯和黃耆建中湯, 這兩個比較偏向於調理脾胃補氣血, 但是如果這個虛勞的狀況, 比前面講的還要嚴重, 不只是氣血兩虛, 而是五臟六腑都虛, 整個身體像個破房子, 到處都在漏水,千瘡百孔, 這種極度虛弱的狀態怎麼辦?
醫聖張仲景在金匱要略留下一個千古名方, 叫做薯蕷丸,薯蕷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山藥, 山藥他的樣子白白潤潤,就是一個澀白入肺, 質潤補脾腎的好東西,但薯蕷丸, 可不是只有山藥一味藥這麼簡單, 這個方子總共有二十一味藥, 經方的世界很少看到這麼大的方子, 我們平常開藥都是幾味藥, 最多十幾味藥就已經很複雜, 這個薯蕷丸用了二十一味藥, 張仲景在治療這種極度虛勞時,考慮多周詳。
方子裡面有,薯蕷,人參,白朮,茯苓,甘草, 這就是四君子湯的底子,補氣健脾。
當歸,川穹,芍藥,地黃,是四物湯的底子 補血活血,
桂枝,乾薑,來溫陽散寒, 麥門冬,阿膠來滋陰潤燥, 柴胡來梳肝理氣,結梗,杏仁,來宣肺利器, 防風來祛風解表,最後加了神麴,豆黃卷, 這兩味藥很特別,是幫助消化, 怕你補藥吃太多,脾胃運化不開,反而滯住。
薯蕷丸,是一個什麼樣的方子? 氣血陰陽五臟六腑,把各種補虛的方法放一起, 目的就是要治療那種虛勞諸不足,風氣百疾。 什麼意思呢? 就是人,什麼都虛,什麼都不夠,五臟六腑功能全面衰退, 太虛,外面一點風邪就能引發他身上百病重生, 今天這裡痛,明天不舒服,這裡發炎,那裡長東西, 沒有好的一天,這種病人,如果單獨補氣, 或單獨補血,或單獨補陰,補陽,效果都不好, 因為它是全面的虛損, 你必須用這大補的方子,全面的把它托起來。
什麼樣的狀況會用到薯蕷丸? 比如說,大病初癒,嚴重的肺炎,動大手術, 元氣大傷或者是癌症病患,做完化療放療後, 那種極度疲憊,食慾不振,骨瘦如柴的狀態, 這個時候西醫可能跟你說,要多吃點營養品, 但他的脾胃功能已經垮掉,給他再多營養也吸收不了, 這時候薯蕷丸就是最好的選擇, 用藥平和,雖然藥味多,但是配伍的非常精妙, 補而不滯,滋而不膩, 能夠慢慢的全面的把你虧空的根本, 一點一滴的補回來。 這個方子做成蜜丸, 每天空腹用溫酒送服一丸, 慢慢的調理。
曾經治療過一個病人, 老先生得肺癌, 在醫院做完化療後, 人瘦得不成人形, 連走路的力氣都沒有, 每天只能躺到床上喘, 家屬把他帶來的時候, 我看他那個脈象,沉細欲絕,幾乎摸不到, 舌頭伸出來一看,舌質很淡, 上面一點舌苔都沒有,像一塊豬肝一樣, 這就是陰陽氣血都快要耗竭的像, 這種情況你說要怎麼辦? 給他開攻伐的藥,一劑就倒,只能用補的, 而且要用大補的方子, 當時腦子裡第一個閃過的就是薯蕷丸, 按照薯蕷丸的原方做成蜜丸讓他每天吃, 同時囑咐他家人每天用米湯, 就是煮稀飯上面那層濃濃的米油給他喝, 保護他的胃氣, 就這樣大概過了一個月,他回來複診, 精神好很多,能夠自己走進診間, 臉上開始有一點點光澤, 講話的聲音也比以前洪量, 再看他的舌頭,上面長出了一層薄薄的白苔, 舌苔長出來是好現象,代表胃氣開始恢復, 脈象也比以前有力, 我就讓他繼續吃繼續調理, 大概吃了半年的薯蕷丸, 他整個人的狀態,跟半年前判若兩人, 雖然他的肺癌沒有辦法完全根治, 但是他的生活品質得到很大的改善, 能夠吃,能夠睡, 能夠自己到公園去散步, 這就是經方的價值所在。
不是只看著那個病,是看著你這個人, 把人的根本救回來,只要人體的正氣恢復, 就算身上還有一些邪氣,也能夠待病延年, 活得有尊嚴,有品質。
金匱要略裡面治療虛勞的三個很重要的方劑, 小建中湯,黃耆建中湯,薯蕷丸這三個方子, 代表了三種不同層次的虛勞狀態, 從比較輕微的脾胃虛寒, 到中焦虛寒又兼有表虛, 再到最嚴重的五臟皆虛,氣血陰陽俱損, 醫聖張仲景已經把治療的藍圖都畫給我們, 我們後代的經方家,就是要能夠把它讀懂讀通, 然後在臨床上靈活的運用。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飲食不正常,熬夜,消耗過度, 幾乎每個人多少都有虛勞問題, 所以這個虛勞在我們這個時代,特別有現實意義, 這篇學好,可以幫助自己,也可以幫助身邊家人朋友, 不要再讓他們被亞健康,這個名詞給困惑, 也不要再讓他們自己亂買補藥,吃壞身體,
中醫有辦法,經方有武器,只要能夠準確的辯證, 找到問題的根源,,是哪個臟虛的,是陰虛還是陽虛, 用對方子,一步一步調理,那個被掏空的身體, 一定可以補回來的。
我們的身體有很強的治癒能力,中醫做的, 就是用藥扶住你身體的正氣, 把身體回復到一個陰陽平衡的狀態, 一旦正氣恢復,那些累,疲勞, 睡不飽,沒精神,這些症狀,自然就會煙消雲散。